##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什么是教育統計學
概念:教育統計學是運用數理統計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問題的一門**應用科學**。
#### 一、任務
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調查和教育實驗等途徑所獲得的數字資料,并以此依據,進行科學推斷,從而揭示蘊含在教育現象中的客觀規律。
#### 二、內容
1. **描述統計**:對已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概括,顯現其分布特征的統計方法。
(1)通過教育調查和教育實驗等獲得了大量的數據,用歸組、編表、繪圖等統計方法對之進行歸納、整理,以直觀形象的形式反映其分布特征。
(2)通過計算各種特征量,來反映它們分布上的數字特征。
2. **推斷統計**:根據樣本所提供的信息,運用概率的理論進行分析、論證,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對總體分布特征進行估計、推測。
(1)總體參數估計
(2)假設檢驗
3. 實驗設計*(復雜,可獨立一門學科)*
#### 三、意義
教育統計學是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 第二節 教育統計學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 一、隨機變量
1. **隨機現象**(三個特性)
①一次實驗有多種可能結果,其所有可能結果是已知的;
②試驗之前不能預料哪一種結果會出現;
③在相同條件下,可以重復試驗。
2. **隨機事件**:隨機現象的每一種結果叫做一個隨機事件。
3. **隨機變量**:能表示隨機現象各種結果的變量成為隨機變量。
#### 二、總體和樣本
1. **總體**:研究的具有某種共同特性的個體的總和。(有限總體【一般用`N`表示】/無限總體)
2. **個體**:總體中的每個單位稱為個體。
3. **樣本**:觀測或調查的一部分個體。
4. **樣本容量**:樣本中包含的個體數目,一般用`n`表示。
#### 三、統計量和參數
1. **統計量**:樣本上的數字特征是統計量,即根據實得的數據所計算出的能夠描述這組數據各種特征的數量。
2. **參數**:總體上的各種數字特征是參數,即反映總體上各種特征的數量。
**在進行統計推斷時,根據樣本統計量來推斷總體相應的參數。**
## 第二章 數據的初步整理
### 第一節 數據的來源、種類及其統計分類
#### 一、教育統計資料的來源
1. **經常性資料**:主要指文字記載的資料,包括日常工作記錄和統計報表等。
2. **專題性資料**:通過專題性的調查或實驗所獲得的資料。
(1)**教育調查**:指在沒有預定因子、不施行控制的條件下,對現成的教育方面有關客觀事實所進行的觀察和分析。
**【1】按調查方法分類**
- 現情調查:指對當前**正在發生的或存在的事務**所進行的調查。
- 回顧調查:指用追溯方法來探索造成結果的因素,從**果到因地**研究問題的方法。
- 追蹤調查:指對同一批調查對象,在**較長時期內作間隔性**的觀察分析。
**【2】按調查范圍分類**
- 全面調查:在一定范圍內的普查。
- 非全面調查:指對從總體中抽取的一部分對象所進行的調查。(抽樣調查/典型調查)
(2)**教育實驗**:指在預定的控制因子影響下,對教育方面有關客觀事實所進行的觀察和分析。
#### 二、數據的種類
**數據**是隨機變量的觀察值,用來描述對客觀事物觀察測量結果的數值。
1. 點計數據和度量數據
- **點計數據**:指計算個數所獲得的數據。
- **度量數據**:指用一定的工具或一定的標準測量所獲得的數據。
2. 離散型隨機變量的數據和連續性隨機變量的數據
- **離散型隨機變量的數據**:取值個數有限,數據單位之間不能再劃分成細小的單位,一般用整數表示的數據。
- **連續性隨機變量的數據**:取值個數無限(不可數的),取值范圍能連續充滿某一個區間,數據單位之間可能再劃分成無限多個細小的單位的數據。
#### 三、數據的統計分類
數據的統計分類,是指按照研究對象的本質特征,根據分析研究的目的、任務,以及統計分析時所用統計方法的可能性,將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組歸類。
分類標志按形式劃分,可分為性質類別和數量類別。
- 性質類別:按實物的不同性質進行分類。
- 數量類別:按數值大小進行分類,并排成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