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如果您的服務器只有一塊系統盤,則不需要再做磁盤分區,請跳過本節。
## 磁盤使用規范
本節描述了如何科學地管理和使用您的服務器磁盤。
### 系統盤和數據盤的規劃
云服務器默認安裝系統后,都會有一個系統盤,一般服務商分配給系統盤的大小都在 20G 左右,可用空間大概 15G 左右。
如果您的數據較多,可能會考慮額外購買一塊數據盤,專門用于存儲軟件數據。
對于一臺 Web 服務器,常見的占用空間的文件一般有幾種:
1. 軟件(如 AppNode、Nginx、PHP、MySQL等)
2. 網站源代碼
3. 數據庫數據
4. 日志文件
我們要根據系統盤的數據盤的特點來合理規劃這些文件的存儲位置:
* 系統盤
空間有限,重裝系統后數據會丟失,適合存儲一些占用空間不大而且不太可能增長的文件。
* 數據盤
一般空間較大,重裝系統時不會影響數據,數據量大并且容易增長的數據,最好都放在數據盤。
根據二者的特點,我們建議規劃如下:
| 文件類型 | 存儲位置 | 說明 |
| --- | --- | --- |
| 軟件 | 系統盤 | 環境軟件總體占用空間不大,即使全部安裝最多也不會超過 2G,重裝系統后軟件一般也都需要重新配置,因此直接安裝在系統盤也比較符合系統規范。 |
| 網站源代碼 | 數據盤 | 網站源代碼不大,但要保證重裝系統時文件不丟失,而且通過網站上傳的文件可能會導致占用空間變多,因此放數據盤較為合適。 |
| 數據庫數據 | 數據盤 | 網站的數據都是不斷地在增長的,而且重裝系統時要保證數據不丟失,因此放數據盤較為合適。 |
| 日志文件 | 數據盤 | 日志文件有可能快速增長,特別是HTTP服務器的日志,因此放數據盤較為合適。 |
總結:軟件本身大小是固定的,軟件產生的數據才是有可能增長的(如:數據庫、日志),一般情況下,您只需要把軟件產生的數據配置到數據盤即可。
## 分區步驟
如果是新購買的數據盤,您需要按順序對數據盤進行分區、格式化和掛載操作,完成后這個磁盤才能被使用。
完成這些操作,需要通過“存儲管理”這個應用來實現,請到軟件管家中安裝。
### 安裝存儲管理
進入受控端的軟件管家,搜索存儲管理并安裝。

安裝完成后打開存儲管理。
### 創建分區
圖中 xvda 是系統盤,xvdb 是數據盤。
點擊 xvdb 后的“開始分區”,進行設置分區表類型。

分區表類型有兩種:
* GPT:新一代分區表格式,支持2T以上的磁盤
* MBR(MSDOS):傳統分區表格式
沒有特殊要求的話,直接使用 GPT 格式:

如果你的數據盤已經有分區表,則直接開始創建分區:

下面我直接創建了一個分區,使用所有 xvdb 磁盤的可用空間,命名為“數據盤”:

好了,這個分區創建完成:

### 格式化分區
新創建的分區無法直接使用,需要先進行格式化,指定文件系統:

建議使用 ext4 或 xfs 作為數據盤的文件系統(性能更好,安全系數更高)。
開始格式化,根據你的分區大小,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格式化完畢:

分區列表中顯示文件系統為 ext4:

### 掛載分區
格式化好的分區就可以開始使用了,使用前我們需要把分區掛載到某個目錄下(類似Windows下的C盤D盤),關聯到指定的目錄后,我們才能以目錄的方式訪問到這個分區。
這里我們將數據盤掛載到 /data 目錄,并勾選開機自動掛載,這樣下次系統重啟時,就會自動掛載這個分區了:

保存后,分區列表中顯示掛載點為 /data:

此時進入【系統信息】應用,就可以查看到這個分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