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過路由參數進行設置
```
// 定義GET請求路由規則 并設置3600秒的緩存
Route::get('new/:id','News/read',['cache'=>3600]);
第二次訪問時會自動調用緩存的數據,并發送304狀態碼
// 默認的緩存標識為當前的pathinfo地址,如果要修改默認的緩存標識如下
Route::get('new/:id','News/read',[
'cache' => [ 'new/:id/:page',3600] // id和page是請求中的變量
]);
如果cache參數傳入false,則表示關閉當前路由的請求緩存(即使開啟全局請求緩存)
// 第三個參數設置可以設置緩存標簽 V5.0.11+
Route::get('new/:id','News/read',[
'cache' => [ 'new/:id/:page',3600,'news']
]);
```
> ### 通過應用行為進行動態設置
> ### *在app_begin行為里面動態設置請求緩存*
```
// 緩存設置
Request::instance()->cache('blog/:id',3600);
// 用當前的URL地址作為緩存標識
Request::instance()->cache('__URL__',600);
// 對某個后綴的請求進行緩存
Request::instance()->cache('[html]',600);
// 設置緩存標簽
Request::instance()->cache('blog/:id',600,'blog');
// 配置文件中定義
'request_cache' => true, // 開啟請求緩存
'request_cache_expire' => 3600, // 設置請求緩存有效期
'request_cache_except' => [ // 排除指定路由的緩存
'/blog/index',
'/user/member'
],
```
- 運行環境需求
- tp5目錄結構
- 命令行生成代碼
- 路由
- 請求
- 獲取請求信息
- 超全局變量獲取
- 更改請求變量的值
- 判斷是否為某種請求類型
- 偽裝表單請求類型
- HTTP頭部信息
- 偽靜態
- 向請求對象中注入自定義的屬性和方法
- 簡單的傳參可以使用參數綁定
- 依賴注入(將對象注入方法作為參數)
- 將請求的數據進行緩存
- 控制器
- 一個控制器代碼示例
- 空控制器
- 資源控制器
- 模型
- 一個模型代碼示例
- 模型的四種調用方法
- 控制器中調用模型添加數據
- 控制器中調用模型更新數據
- 控制器中調用模型刪除數據
- 控制器中調用模型查詢數據
- 模型中使用聚合函數
- 獲取器
- 修改器
- 自動寫入時間戳
- 只讀字段
- 軟刪除
- 自動類型轉換
- 數據自動完成
- 查詢范圍
- 數組方式訪問和轉換為數組
- json序列化
- 模型的事件
- 關聯模型
- 一對一關聯
- 一對多關聯
- 遠程一對多(跨表關聯)
- 多對多關聯
- 多態關聯
- 關聯預載入N+1次查詢變2次
- 延遲預載入
- 關聯統計
- 視圖與模板
- 模板引擎配置
- 分配數據到模板
- 輸出替換
- 模板中輸出變量
- 模板中輸出系統變量(配置常量超全局)
- 模板中輸出請求信息
- 模板中使用php函數
- 輸出到模板中的變量指定默認值
- 模板中進行運算
- 原樣輸出代碼不解析
- 模版中注釋
- 模板布局與繼承
- 文件包含
- 內置標簽
- 循環輸出標簽
- 比較標簽
- 條件判斷標簽
- 引入資源文件(js-css)
- 使用原生php
- 在模板中定義變量和常量
- 助手函數
- 常用功能
- 表單驗證
- 驗證器的定義
- 自定義驗證規則
- 速查表
- 系統默認根命名空間
- 系統路徑常量
- 請求變量
- URL請求和信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