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主要解決容器編排問題.
在微服務化情況下,容器數量會非常多,如何管理容器,持續集成和編排問題
應用部署模式變遷
### 1.從物理機,
傳統IBM,SUN公司
程序直接在物理機運行,部署,運行
### 2.虛擬化(容器化)
#### 初期:2001-2009
針對服務器市場虛擬化技術方案,提升計算資源利用率和降低成本
VMware,Xen和KVM,三足鼎力,促進VM概念的普及,拉開虛擬云時代計算的大幕
基礎計算單元變成VM,服務端應用構建部署和運行逐步遷移到虛擬機VM上
#### 發展期:2001-2009
IaaS:AWS2006,GCE2008
基于虛擬機技術,AWS開啟基礎設施服務的市場
實現了自助,按需租用以VM為基本計算單元的計算資源
應用部署依然運行以vm為單元并通過ISSa廠商提供的控制臺實現高效的計算資源管理
#### 成熟期(2010--至今)
OPenStack誕生,推動商家將自有數據中心改造為虛擬化平臺,部署數據敏感,業務敏感的核心應用
部署形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服務模式:SaaS,PaaS,IaaS
基于虛擬化技術的公有云爆發式增長,形成公有云四巨頭
**AWS,Azure,Aliyun,GCE**
### 3.云原生(2013-至今)
Docker(2013)將已有的技術更好的整合包裝.形成一種標準鏡像格式
#### 初期(2015--至今)
云原生模式.隨著容器技術出現,云原生逐漸成為一種應用云化開發,部署和運行的主流方式
#### 基礎前提:
`應用容器化和服務化`
2015,CNCF成立
為應用上云安全的才有云原生模式提供更穩,更快,更安全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