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 1、[javascript轉換字符串為dom對象(字符串動態創建dom)](http://www.cnblogs.com/bruceli/archive/2010/05/05/1727856.html)
## 2、UTC 和 GMT的區別是什么啊?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GMT,舊譯“格林威治平均時間”或“格林威治標準時間”)是指位于倫敦郊區的皇家格林尼治天文臺的標準時間,因為本初子午線被定義在通過那里的經線。
理論上來說,格林尼治標準時間的正午是指當太陽橫穿格林尼治子午線時(也就是在格林尼治上空最高點時)的時間。由于地球在它的橢圓軌道里的運動速度不均勻,這個時刻可能和實際的太陽時相差16分鐘。
地球每天的自轉是有些不規則的,而且正在緩慢減速。所以,格林尼治時間已經不再被作為標準時間使用。現在的標準時間——協調世界時(UTC)——由原子鐘提供。
自1924年2月5日開始,格林尼治天文臺每隔一小時會向全世界發放調時信息
======================
**協調世界時(UTC)**
英文: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法文:Temps universel coordonné
別稱:世界統一時間
世界標準時間
國際協調時間
協調世界時,又稱世界統一時間,世界標準時間,國際協調時間,簡稱UTC。它從英文“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法文“Temps Universel Cordonné”而來。
中國大陸采用ISO 8601-1988的《數據元和交換格式信息交換日期和時間表示法》(GB/T 7408-1994)稱之為國際協調時間。
中國臺灣采用CNS 7648的《資料元及交換格式–資訊交換–日期及時間的表示法》(與ISO 8601類似)稱之為世界統一時間。
協調世界時是以原子時秒長為基礎,在時刻上盡量接近于世界時的一種時間計量系統。
**【歷史】**
國際原子時的準確度為每日數納秒,而世界時的準確度為每日數毫秒。對于這種情況,一種稱為協調世界時的折衷時標于1972年面世。為確保協調世界時與世界時相差不會超過0.9秒,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會在協調世界時內加上正或負
閏秒。因此協調世界時與國際原子時之間會出現若干整數秒的差別。位于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事務中央局負責決定何時加入閏秒。
**【用處】**
這套時間系統被應用于許多互聯網和萬維網的標準中,例如,網絡時間協議就是協調世界時在互聯網中使用的一種方式。
在軍事中,協調世界時區會使用“Z”來表示。又由于Z在無線電聯絡中使用“Zulu”作代稱,協調世界時也會被稱為"Zulu time"。
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蒙古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西澳大利亞州的時間與UTC的時差均為+8,也就是UTC+8。
- 序
- 開發自己的博客
- 面試集合
- 基礎
- 1、JavaScript
- js技巧
- 2、CSS
- position之absolute
- em與rem
- inline-block
- background
- 圓角、透明度、漸變
- 關于css中的0和none
- css display:none小結
- z-index小結
- 理解滾動條
- 有關@font-face的問題
- 3、HTML
- URI中依賴協議的URL
- 4、MySQL
- limit使用
- 5、jQuery
- 6、移動Web開發
- 設計稿與分辨率
- 字體
- 圖片的自適應
- 7、前端布局bug問題(!<=IE8)
- SEO與頁面結構
- seo
- vsphere 虛擬服務器
- 代碼里的彩蛋(神注釋)
- 玩轉HTML5移動頁面
- 知識梳理
- JS 鍵盤碼
- 其他資源記錄
- temp
- TODO
- 簡單有趣的庫??
-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