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OP面向切面編程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即面向切面編程,可以說是OOP(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對象編程)的補充和完善。OOP引入封裝、繼承、多態等概念來建立一種對象層次結構,用于模擬公共行為的一個集合。不過OOP允許開發者定義縱向的關系,但并不適合定義橫向的關系,例如日志功能。日志代碼往往橫向地散布在所有對象層次中,而與它對應的對象的核心功能毫無關系對于其他類型的代碼,如安全性、異常處理和透明的持續性也都是如此,這種散布在各處的無關的代碼被稱為橫切(cross cutting),在OOP設計中,它導致了大量代碼的重復,而不利于各個模塊的重用。
AOP 技術恰恰相反,它利用一種稱為"橫切"的技術,剖解開封裝的對象內部,并將那些影響了多個類的公共行為封裝到一個可重用模塊,并將其命名為"Aspect",即切面。所謂"切面",簡單說就是那些與業務無關,卻為業務模塊所共同調用的邏輯或責任封裝起來,便于減少系統的重復代碼,降低模塊之間的耦合度,并有利于未來的可操作性和可維護性。
使用"橫切"技術,AOP把軟件系統分為兩個部分:核心關注點和橫切關注點。業務處理的主要流程是核心關注點,與之關系不大的部分是橫切關注點。橫切關注點的一個特點是,他們經常發生在核心關注點的多處,而各處基本相似,比如權限認證、日志、事物。AOP的作用在于分離系統中的各種關注點,將核心關注點和橫切關注點分離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