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件結構
為了能在設備上存儲與讀取文件,我們需要在分區上創立文件系統
文件系統記錄目錄與文件我們稱之為文件結構
每一個文件系統在Linux里都被解釋成由一個根目錄為起點的目錄結構
Linux將各個文件系統掛載在系統目錄樹中使用
## 二、文件系統
對應不同的操作系統與設備,計算機里有許許多多文件系統
不同的文件系統存放、搜索文件的方式都有不同,所以Windows不能使用Linux硬盤數據。
Linux支持多種文件系統的讀寫 ,ext2 ext3 MS-DOS VFAT FAT BSD 部分也支持NTFS

df 命令: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使用情況報告
-T :printType 文件系統類型
-h :磁盤容量以易讀的方式顯示
還可以列出指定的文件系統類型

Linux自身最主要使用的是ext2/ext3文件系統
整個Linux認識的文件系統其實都是VFS在管理,用戶并不需要知道每個分區上的文件系統是什么,VFS會主動幫我們做好讀取操作。
## 三、ext2/ext3文件系統
ext2/ext3文件系統支持rwx權限及文件屬性
ext2/ext3文件系統采用block+inode的方式存放文件
ext2/ext3文件系統上有一塊空間被稱為超級塊(superblock)用于存放文件系統的元數據,諸如卷標名、block數、inode數等等。
inode存放文件的元數據,包含文件權限、屬性、更改時間等等數據(相當于文件或目錄的指針)
## 四、ReiserFS文件系統
一個非常優秀的文件系統
可輕松管理上百G的文件系統
先進的日志機制
高效的磁盤空間利用
獨特的搜尋方式
## 五、文件屬性
在ext2/3文件中,對每一個文件,還提供了額外的屬性支持
用戶可以用lsattr來檢查文件的屬性

系統用戶可以用chattr來改變文件的屬性 ?+ 添加 ?- 刪除

添加了 i 屬性則文件不可以被更改、不可以被重命名、不可以被刪除
## 六、ext3文件系統
ext3文件系統即一個添加了日志功能的ext2,可與ext2文件系統無縫兼容
ext2文件系統可以通過增加日志的方式簡單的升級為ext3文件系統
ext3文件系統支持三種日志模式
規則(默認,僅記錄元數據)
日志化(將數據像元數據一樣記錄日志)
寫回(只在fsck時發生)
## 七、使用文件系統
為了使用一個文件系統,往其中存讀文件,用戶需要先掛載該文件系統。
掛載文件系統的指令是mount
語法:mount -t 文件系統類型 ?[其他參數] ?設備 ?掛載點
-t ?:文件系統類型,用于指定掛載文件系統的類型,現在不需要了,內核可以自動識別
-o:補充追加的參數
ext2文件系統默認采用的參數:rw、suid、dev、exec、auto、nouser、asyno
## 八、/etc/fstab
配置文件系統掛載信息
mount文件系統時若出現的參數不全,系統會從/etc/fstab中讀取參數補全
系統啟動會參考/etc/fstab中的配置項自動加載文件系統
也被fsck、dump、quotaon、swapon等程序使用
## 九、當前掛載文件系統
用戶可以通過直接鍵入mount后回車來檢查當前掛載中的文件系統
用戶也可以通過查看/etc/mtab文件來查看當前掛載中的文件系統
由于時間原因,最后這幾篇寫的比較粗糙,望讀者見諒,后面會及時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