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黃浦:利用大數據平臺 消除審計“短板”
【時間:2018年01月18日】 【來源:上海市黃浦區審計局】
去年以來,上海市黃浦區審計局積極探索和創新大數據時代的審計方法和實踐,著力打造“智慧審計”模式。在“大財政”等審計中,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和計算機信息系統,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利用和整理分析,極大地提升了審計工作成效。
* 一是建立審計對象數據庫。全面摸清2017年各單位、各部門預算編制信息,接入財政部門預算管理系統,摸清審計對象常態情況,進行分類整理和綜合分析,為審計提供詳細的數據。
* 二是注重篩選分析和查找問題。去年,在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審計中,通過對國庫集中支付、公務卡結算等數據進行篩選比對、綜合分析后,發現在136項對個人支付結算業務中,存在“異常數據”,涉及金額達1843萬元。審計小組對獲取的數據進行關聯分析后,隨即對18個部門及下屬35家單位中相關事項進行延伸審計,最終發現了套取現金、支票“跳票”、違規開設賬戶等違反結算規定和紀律的問題達97項,其中違紀金額595萬元。清理撤銷非法賬戶1個、糾正2筆財政性資金撥款,金額135萬元。向13家主管單位發出審計問題整改清單、移送案件線索1件。紀檢監察部門依據線索對2名科級干部做出撤銷黨內職務、行政降級的處分。
* 三是利用大數據提升成效。在審計過程中,利用數據庫中的相關資料進行整合分析和多維查詢,不僅增強了發現問題的綜合能力,擴大了審計覆蓋面,拓寬了審計視野,也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和成果,為進一步實現“精準審計”夯實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