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鉤子 可以理解為設計模式中的觀察者模式 , 亦或者是函數式編程中的異步事件。
> 鉤子的實現需要兩個步驟 :
> 一是 定義觸發事件或稱之為**監聽** ,
> 二是事件發生時需要做的事情或稱之為**行為**,這兩個一起才能實現一個鉤子。
> 在觀察者設計模式中 , 當程序走到這時 , 執行我們事先已經準備好的方法。
> 使用hook將關系不緊密的業務邏輯進行分離 , 或者是把一些使用比較頻繁密集的操作用hook進行同一分發 , 即做到了同一管理 、方便后期維護與更新 ,而且實現了代碼的高度復用 , AOP思想的最佳實踐。
**實現方式:**
1、定義行為 , 由于一個事件可能不止一個行為會有多個 , 我們給他們用一個標簽將這一些行為集合在一起
```
return?[
//?記錄異常日志
'log_report'=>array('Core\Initializer\Behavior\LogBehavior'),?
];
```
2、放置監聽 , 在標簽對應的行為被導入之后 , 我們就可以在任意一個位置放置一個監聽程序。
```
\Think\Hook::listen('mytag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