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 YanYuPHP 框架 #
## 名字的由來 ##
當我看到一些框架或系統的名字的時候,都會感到很好奇,為什么叫這樣的名字。比如`MariaDB`,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 Maria 是作者女兒的名字,包括 `MySQL`,`Linux`也都是這樣的。一些人會把自己最愛的人和事物作為系統的名字,我覺得這個習慣很好。
一個有情懷的軟件開發者,就像木匠一樣,不僅僅是在寫一個能夠賣錢的產品而已。對我而言,更像是在培養一個孩子,把所有的情感投入其中,耐心培養看著她成長。
之所以叫做 `YanYuPHP`就因為我的女朋友叫做言與。那是我最愛的人。
## 用它可以做什么 ##
正如我的女朋友一樣,它對我而言有著重大的意義:
1. 方便我自己的項目的開發
在里面集成自己的函數庫,類庫,工具,API,不會到用到的時候重新造輪子或者再去找。很多基本的內容不需要一遍遍重復的寫了,比如命名空間、自動加載、控制器反射、路由、請求和響應等。寫了一遍,之后只要不斷的去更新完善即可。
2. 可能給別人用
平時在公司里的開發,一些小項目可能并不需要那么龐大的框架來支持,用這個小框架就可以勝任。寫起來方便,而且易于擴展,封裝一些公用的業務邏輯。
3. 給自己的學習和實踐一條路徑。
程序員的的學習途徑有哪些呢?學校或培訓機構的專業學習,公司項目的實踐,網絡資源的收集,購買專業的書籍或教程。不管什么途徑,總是應該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或者說,程序員的能力是靠依照別人的方法論,一行行代碼實踐出來的,然后在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出自己的方法論。
但是實踐的場合是有限的。有些人依賴于公司的業務層級,但是不幸的是大多數人都不在一二線的互聯網公司里,百萬千萬的數量層級更是可望而不可及。在多數的小公司可能還用著老的框架,老的技術,畢竟快速迭代,活下去是首要任務,優雅地活著就是后話了。所以我認為作為一名開發者,不管在小公司還是大公司,都應該有一份自己維護的代碼,一個自己維護的數據庫,一臺自己維護的服務器。將自己平時理論上的學習,在其中實踐。
## 用它不可以做什么 ##
任何人或物,都有其局限性,這根本就是一句廢話。這份代碼也有其局限性,不限于下面所羅列的:
1. 不支持 MVC,或者是不支持 V,既視圖的渲染。
想來,前后端分離,好處是巨大的。
## 關于作者 ##
一名身在杭州的開發者,喜歡交流和分享,熱愛開放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