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BIM施工圖設計應包括施工圖設計模型搭建、專業協調、設計分析應用、設計成果表達等。
7.1.2 在BIM執行計劃中結合BIM設計環境統一施工圖設計技術措施,包括各專業模型設計工作流程、項目構件庫、項目基準設置及各專業模型創建規則等前置準備工作。
7.1.3 根據BIM設計軟件環境的特點,統一管理項目構件庫。
1.G平臺的項目構件庫入口位于各專業建模軟件的工具欄。特點如下:
A. 具有查看、添加、刪除、使用、編輯、更新構件等功能,實現構件的集中化管理和多人間構件級協同;
B. 前置準備工作中,應先從公共構件庫或本地構件庫中將所需構件添加至項目構件庫;
C. 在各專業建模軟件的工具欄,通過構件工具欄,實現載入構件、創建構件和在位編輯構件。
2.R平臺的項目構件庫管理端入口位于廣聯達鴻業BIM設計管理平臺的族庫管理中。特點如下:
A. 具有條件查詢、審核、收藏、下載和刪除等功能,對族進行管理;
B. 前置準備工作中,應將項目所需的族添加至項目構件庫,并進行分類、審核、發布;
C. 在設計端的族庫管理中載入已發布的族。
7.1.4 宜采用二三維融合的設計模式展開BIM設計。具體實施細則參考《廣聯達數維設計軟件應用標準1.0》執行。
7.1.5 BIM施工圖設計各專業模型宜分為第一階段作業模型、第二階段作業模型、第三階段作業模型、交付階段模型。
7.1.6 BIM施工圖設計宜通過作業模型進行專業內、專業間提資,并提供相關提資視圖。
7.1.7 第一階段作業模型以建筑專業建模為主,宜包含以下內容:

7.1.8 第二階段作業模型建筑專業進行模型深化,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專業開始建模。宜包含以下內容:

7.1.9 第三階段作業模型各專業進行管線綜合,并展開精細化設計。宜包含以下內容:


7.1.10 交付階段模型為成圖階段,按照BIM執行計劃,對各專業模型做出圖準備,宜包含以下內容:

7.1.11 模型設計過程中應考慮施工圖設計階段模型單元的幾何表達與屬性信息的深度。
7.1.12 模型設計過程中應采取必要措施確保圖模一致性。
7.1.13 模型出圖規劃應符合本標準第10章的要求。
7.1.14 各專業BIM施工圖設計流程可參照附錄B實施。
7.1.15 在BIM執行計劃中根據項目需求確定實體建模范圍,非實體建模部分應與實體模型建立關聯關系。
7.1.16 G平臺的BIM設計流程可參考《廣聯達數維設計軟件應用標準1.0》的相關章節實施。
7.1.17 對于造價交付的模型,根據所選平臺的特點,滿足《廣聯達數維設計-數字造價交互規范【土建/機電】》、《廣聯達算量模型(GTJ)與Revit土建、鋼筋三維設計模型建模交互規范》、《廣聯達云算量(BIMQ)與Revit土建三維設計模型建模交互規范》的相關規定。
7.1.18 施工圖設計BIM模型應符合施工圖相關國家和地方標準的設計深度要求,滿足消防、節能、環保、抗震、衛生、人防等有關強制性標準、規范。
- 首頁
- 前言
- 版本更新記錄
- 版權聲明
- 1????總則
- 2????術語
- 3????基本規定
- 4????設計環境
- 4. 1????一般規定
- 4. 2????BIM設計軟件環境
- 4. 3????BIM設計硬件及網絡環境
- 4. 4????BIM設計資源環境
- 5????模型組織
- 5. 1????一般規定
- 5. 2????模型架構
- 5. 3????模型命名
- 5. 4????顏色設置
- 5. 5????文件格式
- 6????模型精細度
- 6 1????一般規定
- 6 2????各專業模型精細度
- 7????模型設計
- 7. 1????一般規定
- 7. 2????項目基準設置
- 7. 3????建筑
- 7. 4????結構
- 7. 5????給排水
- 7. 6????暖通
- 7. 7????電氣
- 8????設計應用
- 8. 1????一般規定
- 8. 2????審查專項設計應用要求
- 8. 3????綜合設計應用要求
- 9????協同方法
- 9. 1????一般規定
- 9. 2????協同組織
- 9. 3????協同方式
- 9. 4????廣聯達數維協同設計平臺
- 9. 5????廣聯達鴻業BIM設計管理平臺
- 10????圖紙規劃
- 10. 1????一般規定
- 10. 2????圖紙要求
- 10. 3????模型視圖
- 10. 4????出圖操作
- 11????模型質量與交付要求
- 11. 1????模型質量
- 11. 2????交付要求
- 12????附錄
- 附錄A 交付信息選用
- 附錄B BIM施工圖設計流程
- 附錄C 各專業施工圖設計階段模型出圖范圍
- 13????編制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