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以出售書籍為主要的目標而存在,書店總是提供新書,換句話說書店的書籍過一段時間就會更新,太久無人購買的書籍會被下架,以便把位置留給新書。
促進用戶購買書籍的方式,常見的方式是阻礙用戶在當場閱讀書籍的可能。例如不提供桌椅。書架間的空間比較小,讓用戶看書的狀態受到干擾。用戶想要繼續看手上的書籍,比較會做的方式是購買書籍,拿回家看。
用戶購買書籍,書籍將歸用戶所有。經過十多年的購買經歷。有一種情況。長期沒有得到改變,就是書籍對用戶而言,閱讀完書籍及看一半、或者不想看書籍、沒空看書籍時,書籍往往出現了閑置化。閑置的書籍,不是書籍被制造出來的理由。
書店追求書籍的出售數量,不考慮書籍會被閑置的現狀。一些用戶因閑置的問題,暗示著自己購買書籍,也不會看書的可能,從而減弱用戶繼續購買新書的可能。當用戶所處的地方存在圖書館的,用戶會選擇使用圖書館的書籍,不用擔心書籍閑置的問題。
圖書館,目前是以政府主持、并使用國家及地方政府的稅收作為資金來源(具體情況需要尋問政府)建設圖書館,大城市與小城市、鄉鎮的圖書館設備,差異是相當大的,有錢的,圖書館建設得相當贊,超過書店提供的水準;資金不足的,圖書館的建設得像個房間似的,書籍的更新需要消耗相當長的時間,甚至存在圖書館無法正常經營下去。
純粹依靠政府來建設圖書館,政府對于人民而言是公有的,圖書館的水準往往受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影響。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由人民為圖書館提供資金來源的話,把當地的圖書館建設好是有可能實現的。不知道的是,政府為什么不明顯的支持這種方式。
題外話
立人圖書館。由民間組織發動的,建設鄉鎮圖書館,不知道什么原因,居然被政府強制關閉了。
簡化的比較:書店與圖書館
優勢:
書店的書籍更新時間比較短、容易購買到想要的書籍、一次購買終身擁有。可以隨意畫書籍。
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多、種類豐富。有良好閱讀環境,經濟發達地區比較常見,看書不花錢。
劣勢:
書店的書籍使用完、或過一段時間,書籍會出現閑置化的情況,占用不必要的空間。購買需要消耗不少錢。
圖書館的書籍存在使用時間限制(一般可以解決),不可以弄壞書籍(一般可能解決),服務的物理位置有限(這是最主要的問題之一),書籍容易出現找不到、已經被借、單種書籍的數量少(一般二三本),書籍的更新速度不如書店。圖書館的建設嚴重依靠當地政府財政支出,因為一些當地政府的?某些原因,影響不少地區的圖書館建設不佳、甚至圖書館不存在。
?
如何解決書籍的閑置化。這個問題在于書店只是追求書籍出售數量造成的。修改書店的運行方式是,從追求書籍出售數量,轉化成出售書籍閱讀的時間。
具體解釋“出售時間的方式“,即是用戶購買閱讀書籍的時間,例如用戶購買一個月的閱讀書籍資格,用戶在一個月內使用書籍,無須按書籍的價格購買,當超過時間時,用戶需要重新購買閱讀書籍的時間。避免用戶使用完書籍后,閑置書籍的可能。
書籍由用戶決定,再由我們向出版社購買書籍。解決原先書店追求書籍的暢銷書、常銷書、動銷書、滯銷書的方式。(只提供用戶想要的書籍,改變書店只追求銷量大的方式,這種方式有利于強大的書店,對于小書店難以拿到銷售高的書籍)。
智能書柜+軟件+書籍+互聯網+物聯網:形成在線圖書館方式,讓各個物理地點的智能書柜的書籍,進行共享
圖書館的書籍使用,一般沒有工作人員干擾讀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