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Redis 的配置文件位于 Redis 安裝目錄下,文件名為redis.conf
查看Redis所有配置:
~~~
config get *
~~~
查看某個配置:
~~~
config get loglevel(配置項)
~~~
編輯配置:
~~~
config set loglevel "notice" //把日志級別設置為notice
~~~
啟動Redis:
~~~
redis-server ../redis.conf //指定配置文件啟動
~~~
關閉Redis:
```
redis-cli shutdown
```
查看redis當前連接數:
```
info clients
```
## Redis 設置密碼
我們可以通過 redis 的配置文件設置密碼參數,這樣客戶端連接到 redis 服務就需要密碼驗證,這樣可以讓你的 redis 服務更安全。
### 實例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命令查看是否設置了密碼驗證:
~~~
127.0.0.1:6379> config get requirepass
1) "requirepass"
2) ""
~~~
默認情況下 requirepass 參數是空的,這就意味著你無需通過密碼驗證就可以連接到 redis 服務。
你可以通過以下命令來修改該參數:
~~~
127.0.0.1:6379> CONFIG set requirepass "runoob"
OK
127.0.0.1:6379> CONFIG get requirepass
1) "requirepass"
2) "runoob"
~~~
設置密碼后,客戶端連接 redis 服務就需要密碼驗證,否則無法執行命令。
### 語法
**AUTH**命令基本語法格式如下:
~~~
127.0.0.1:6379> AUTH password
~~~
### 實例
~~~
127.0.0.1:6379> AUTH "runoob"
OK
127.0.0.1:6379> SET mykey "Test value"
OK
127.0.0.1:6379> GET mykey
"Test value"
~~~
### **常見配置**
| 配置項 | 說明 |
| --- | --- |
| `daemonize no` | Redis 默認不是以守護進程的方式運行,可以通過該配置項修改,使用 yes 啟用守護進程(Windows 不支持守護線程的配置為 no ) |
| `port 6379` | 指定 Redis 監聽端口,默認端口為 6379 |
| `bind 127.0.0.1` | 綁定的主機地址 |
| `timeout 300` | 當客戶端閑置多長秒后關閉連接,如果指定為 0 ,表示關閉該功能 |
| `loglevel notice` | 指定日志記錄級別,Redis 總共支持四個級別: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默認為 notice |
| `requirepass foobared` | 設置 Redis 連接密碼,如果配置了連接密碼,客戶端在連接 Redis 時需要通過 AUTH 命令提供密碼,默認關閉 |
| `maxmemory <bytes>` | 指定 Redis 最大內存限制,Redis 在啟動時會把數據加載到內存中,達到最大內存后,Redis 會先嘗試清除已到期或即將到期的 Key,當此方法處理 后,仍然到達最大內存設置,將無法再進行寫入操作,但仍然可以進行讀取操作。Redis 新的 vm 機制,會把 Key 存放內存,Value 會存放在 swap 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