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后記
我們終于完成了用一行代碼寫反射,避免了很多無意義的模板式代碼。需要再次說明的是,本文是依據[jOOR](https://github.com/jOOQ/jOOR)?進行編寫的,[這里](https://github.com/tianzhijiexian/Android-Best-Practices/blob/master/2015.9/reflect/README%20-%20chinese.md)有原項目readme的中文翻譯。
jOOR是我無意中遇到的開源庫,第一次見到它時我就知道這個是我想要的,因為那時候我被反射搞的很亂,而它簡潔的編碼方式給我帶來了新的思考,大大提高了代碼可讀性。順便一說,作者人比較好(就是死活不愿意讓我放入中文的readme),技術也很不錯。該項目有很詳細的測試用例,并且還給出了幾個類似的反射調用封裝庫。可見作者在寫庫時做了大量的調研和測試工作,讓我們可以放心的運用該庫*(其實就兩個類)*。
本文希望帶給大家一個反射的新思路,給出一個最簡單實用的反射寫法,希望能被大家迅速運用到實踐中去。更加重要的是,通過對jOOR的分析,讓我知道了寫庫前應該調研類似的庫,而不是完全的創造新輪子,調研和測試是代碼穩定性的重要保障。
## 參考自
[http://www.cnblogs.com/tianzhijiexian/p/3906774.html](http://www.cnblogs.com/tianzhijiexian/p/3906774.html)
[https://github.com/tianzhijiexian/HttpAnnotation/blob/master/lib/src/main/java/kale/net/http/util/HttpReqAdapter.java](https://github.com/tianzhijiexian/HttpAnnotation/blob/master/lib/src/main/java/kale/net/http/util/HttpReqAdapter.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