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程序收到"傳輸層"的數據,接下來就要進行解讀。由于互聯網是開放架構,數據來源五花八門,必須事先規定好格式,否則根本無法解讀。
"應用層"的作用,就是規定應用程序的數據格式。
舉例來說,TCP協議可以為各種各樣的程序傳遞數據,比如Email、WWW、FTP等等。那么,必須有不同協議規定電子郵件、網頁、FTP數據的格式,這些應用程序協議就構成了"應用層"。
這是最高的一層,直接面對用戶。它的數據就放在TCP數據包的"數據"部分。因此,現在的以太網的數據包就變成下面這樣。

至此,整個互聯網的五層結構,自下而上全部講完了。這是從系統的角度,解釋互聯網是如何構成的。[下一篇](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2/06/internet_protocol_suite_part_ii.html),我反過來,從用戶的角度,自上而下看看這個結構是如何發揮作用,完成一次網絡數據交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