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art HTTP
我們一般通過 SSH 進行授權訪問,通過 git:// 進行無授權訪問,但是還有一種協議可以同時實現以上兩種方式的訪問。設置 Smart HTTP 一般只需要在服務器上啟用一個 Git 自帶的名為 `git-http-backend` 的 CGI 腳本。該 CGI 腳本將會讀取由 `git fetch` 或 `git push` 命令向 HTTP URL 發送的請求路徑和頭部信息,來判斷該客戶端是否支持 HTTP 通信(不低于 1.6.6 版本的客戶端支持此特性)。如果 CGI 發現該客戶端支持智能(Smart)模式,它將會以智能模式與它進行通信,否則它將會回落到啞(Dumb)模式下(因此它可以對某些老的客戶端實現向下兼容)。
在完成以上簡單的安裝步驟后,我們將用 Apache 來作為 CGI 服務器。如果你沒有安裝 Apache,你可以在 Linux 環境下執行如下或類似的命令來安裝:
~~~
$ sudo apt-get install apache2 apache2-utils
$ a2enmod cgi alias env
~~~
該操作將會啟用 `mod_cgi`, `mod_alias`, 和 `mod_env` 等 Apache 模塊, 這些模塊都是使該功能正常工作所必須的。
接下來我們要向 Apache 配置文件添加一些內容,來讓 `git-http-backend` 作為 Web 服務器對 `/git` 路徑請求的處理器。
~~~
SetEnv GIT_PROJECT_ROOT /opt/git
SetEnv GIT_HTTP_EXPORT_ALL
ScriptAlias /git/ /usr/lib/git-core/git-http-backend/
~~~
如果留空 `GIT_HTTP_EXPORT_ALL` 這個環境變量,Git 將只對無授權客戶端提供帶 `git-daemon-export-ok` 文件的版本庫,就像 Git 守護進程一樣。
接著你需要讓 Apache 接受通過該路徑的請求,添加如下的內容至 Apache 配置文件:
~~~
<Directory "/usr/lib/git-core*">
Options ExecCGI Indexes
Order allow,deny
Allow from all
Require all granted
</Directory>
~~~
最后,如果想實現寫操作授權驗證,使用如下的未授權屏蔽配置即可:
~~~
<LocationMatch "^/git/.*/git-receive-pack$">
AuthType Basic
AuthName "Git Access"
AuthUserFile /opt/git/.htpasswd
Require valid-user
</LocationMatch>
~~~
這需要你創建一個包含所有合法用戶密碼的 `.htaccess` 文件。以下是一個添加 “schacon” 用戶到此文件的例子:
~~~
$ htdigest -c /opt/git/.htpasswd "Git Access" schacon
~~~
你可以通過許多方式添加 Apache 授權用戶,選擇使用其中一種方式即可。以上僅僅只是我們可以找到的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如果愿意的話,你也可以通過 SSL 運行它,以保證所有數據是在加密狀態下進行傳輸的。
我們不想深入去講解 Apache 配置文件,因為你可能會使用不同的 Web 服務器,或者可能有不同的授權需求。它的主要原理是使用一個 Git 附帶的,名為 `git-http-backend` 的 CGI。它被引用來處理協商通過 HTTP 發送和接收的數據。它本身并不包含任何授權功能,但是授權功能可以在 Web 服務器層引用它時被輕松實現。你可以在任何所有可以處理 CGI 的 Web 服務器上辦到這點,所以隨便挑一個你最熟悉的 Web 服務器試手吧。
> 欲了解更多的有關配置 Apache 授權訪問的信息,請通過以下鏈接瀏覽 Apache 文檔: [*http://httpd.apache.org/docs/current/howto/auth.html*](http://httpd.apache.org/docs/current/howto/auth.html)
- 前言
- Scott Chacon 序
- Ben Straub 序
- 獻辭
- 貢獻者
- 引言
- 1. 起步
- 1.1 關于版本控制
- 1.2 Git 簡史
- 1.3 Git 基礎
- 1.4 命令行
- 1.5 安裝 Git
- 1.6 初次運行 Git 前的配置
- 1.7 獲取幫助
- 1.8 總結
- 2. Git 基礎
- 2.1 獲取 Git 倉庫
- 2.2 記錄每次更新到倉庫
- 2.3 查看提交歷史
- 2.4 撤消操作
- 2.5 遠程倉庫的使用
- 2.6 打標簽
- 2.7 Git 別名
- 2.8 總結
- 3. Git 分支
- 3.1 分支簡介
- 3.2 分支的新建與合并
- 3.3 分支管理
- 3.4 分支開發工作流
- 3.5 遠程分支
- 3.6 變基
- 3.7 總結
- 4. 服務器上的 Git
- 4.1 協議
- 4.2 在服務器上搭建 Git
- 4.3 生成 SSH 公鑰
- 4.4 配置服務器
- 4.5 Git 守護進程
- 4.6 Smart HTTP
- 4.7 GitWeb
- 4.8 GitLab
- 4.9 第三方托管的選擇
- 4.10 總結
- 5. 分布式 Git
- 5.1 分布式工作流程
- 5.2 向一個項目貢獻
- 5.3 維護項目
- 5.4 總結
- 6. GitHub
- 6.1 賬戶的創建和配置
- 6.2 對項目做出貢獻
- 6.3 維護項目
- 6.4 管理組織
- 6.5 腳本 GitHub
- 6.6 總結
- 7. Git 工具
- 7.1 選擇修訂版本
- 7.2 交互式暫存
- 7.3 儲藏與清理
- 7.4 簽署工作
- 7.5 搜索
- 7.6 重寫歷史
- 7.7 重置揭密
- 7.8 高級合并
- 7.9 Rerere
- 7.10 使用 Git 調試
- 7.11 子模塊
- 7.12 打包
- 7.13 替換
- 7.14 憑證存儲
- 7.15 總結
- 8. 自定義 Git
- 8.1 配置 Git
- 8.2 Git 屬性
- 8.3 Git 鉤子
- 8.4 使用強制策略的一個例子
- 8.5 總結
- 9. Git 與其他系統
- 9.1 作為客戶端的 Git
- 9.2 遷移到 Git
- 9.3 總結
- 10. Git 內部原理
- 10.1 底層命令和高層命令
- 10.2 Git 對象
- 10.3 Git 引用
- 10.4 包文件
- 10.5 引用規格
- 10.6 傳輸協議
- 10.7 維護與數據恢復
- 10.8 環境變量
- 10.9 總結
- A. 其它環境中的 Git
- A1.1 圖形界面
- A1.2 Visual Studio 中的 Git
- A1.3 Eclipse 中的 Git
- A1.4 Bash 中的 Git
- A1.5 Zsh 中的 Git
- A1.6 Powershell 中的 Git
- A1.7 總結
- B. 將 Git 嵌入你的應用
- A2.1 命令行 Git 方式
- A2.2 Libgit2
- A2.3 JGit
- C. Git 命令
- A3.1 設置與配置
- A3.2 獲取與創建項目
- A3.3 快照基礎
- A3.4 分支與合并
- A3.5 項目分享與更新
- A3.6 檢查與比較
- A3.7 調試
- A3.8 補丁
- A3.9 郵件
- A3.10 外部系統
- A3.11 管理
- A3.12 底層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