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規范使用WebSocket協議
WebSocket協議目的是被另一個規范使用來提供一個通用機制來動態作者定義內容,例如,在一個規范中定義一個腳本API。
這樣的規范首先需要*建議一個WebSocket連接*,該算法是:
* 目的地,包含一個/host/和一個/port/。
* 一個/resource name/,允許在一個host和port標識多個服務。
* 一個/secure/標記,如果連接是加密的則為true,否則為false。
* 一個源[[RFC6454](http://tools.ietf.org/html/rfc6454)]的ASCII序列化,負責連接。
* 可選的, 一個字符串標識一個協議,層疊在WebSocket連接之上。
/host/、/port/、/resource name/ 和/secure/標記通常從一個URI中使用該步驟解析一個WebSocketURI組件獲得。如果沒有指定一個WebSocket,則這些步驟失敗。
如果在任何時候連接將被關閉,那么規范需要使用*關閉WebSocket連接*算法([7.1.1節](http://tools.ietf.org/html/rfc6455#section-7.1.1))。
[7.1.4節](http://tools.ietf.org/html/rfc6455#section-7.1.4)定義了什么時候*WebSocket連接關閉*。
當打開一個連接,規范將需要處理什么時候*已經接收了一個WebSocket消息*的情況([6.2節](http://tools.ietf.org/html/rfc6455#section-6.2))。
要發送一些數據/data/到一個打開的連接,規范需要*發送一個WebSocket消息*([6.1節](http://tools.ietf.org/html/rfc6455#section-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