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一個女孩
我認識的一個女孩,現已是一個待嫁姑娘。
偶然發現,人口問題,居然也決定著老家小鄉鎮里學校的變遷。那會兒80后的人好似特多,幾乎一個村就要為此創建一個小學。
而到了我們90后人口呈階梯下降,臨近兩個村子的學校便合并在一起。現在村子里的小學已變成了幼兒園,鄉鎮里的中學變成了小學。
果然是群眾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哇,哈哈。放學回家的距離拉遠了,村子里各式各樣的車也漸漸多了,路還是那么寬,只不過在原來光禿禿的地面上鋪了一層又一層石灰、沙子、石子和水。
大人們用越來越忙碌的身影襯托起整個村子的繁華。可我好似再也沒見過:背著小書包、戴著紅領巾、排著一字的小長龍、哼著小調回家的孩子。
就因那兩個村子學校的合體,我倆也便有了提早一年的相識。那年我們都小學6年級,懵的發蠢,傻的可愛至極。
同桌也同班;初中,前后桌又同班;而后同一個高中,不同桌也不同班;到了大學已不在是一個城市。相見的距離拉遠了,各自經歷的事故也漸漸多了,
可感情還是老樣子,只不過在那簡單的單純面前多了些迷失在記憶里的彼此寒暄。前些時日的聊天,她居然對我說“你妹”,我立馬回了句“gun”。
善良是沒歷滄桑前單純的傻。傻的讓一個大男生坐著自己站在公交車上晃來晃去;傻的居然也可以喜歡上一個人自顧自的到一旁咯咯地笑,
說著那些雞皮疙瘩掉一地的小激動滿臉幸福的樣子;傻的被孤立、排擠;傻的傷心的時候還不忘寫點博文祝福做生日禮物。記得有一次調侃嫉妒她的美貌,
其實是特受不了被好多人追捧的熱鬧。她冷冷的回我一句“你哪知道我為這美貌付出多少代價”,我無語。好多東西,不是自己的永遠不會體會那種厚實與沉重。
這個世界上其實我們都在為自己忙碌,很少去了解別人的事故。而以后漫長的歲月會告訴你:善良是歷經滄桑后簡單的作。
不同的經緯度,不同的城市,我們都各自發生著不再有交集的故事。突然覺得這世界好大,大到都忘記上次寒暄是什么時候了。
如若歲月靜好,還請別來無恙。在這個什么都可能走失的年紀,我聽過太多無趣卻真誠的祝福。我常常在想,曾經的同桌,再過幾年也便成為“同桌的你”。
幾多傷緒,摻雜進這詩一樣的現實。總覺得當下的我們是寫不出詩的,因為畢竟還是在詩里的那個年紀吧,可腦子里總有那么一股騷柔的詩意,彌漫在某個灑滿陽光的午后、某個海風吹拂的夜晚。
未完待續......
文章由來:
丫:哎,好好寫篇文章給我,讓我清醒清醒。
我:行啊,但不會很快。
丫:沒關系,我可以等,你也不用急,慢慢寫,我要看到驚喜。
再次回看這篇雜感,真希望她一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