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令行選項
Envoy由JSON配置文件以及一組命令行選項驅動。以下是Envoy支持的命令行選項。
- **-c \<path string>, --config-path \<path string>**<br />
(必選)指向v1或v2 [JSON/YAML/proto3配置文件]((../../Configurationreference/Overviewv2API.md))的路徑。若設置`-v2-config-only`選項,則將被解析為一個v2引導配置文件,如果是v1 JSON配置文件,則返回失敗。對于v2配置文件,有效的擴展名是`.json`,`.yaml`,`.pb`和`.pb_text`,分別表示JSON,YAML,二進制proto3和文本proto3格式。
- **--v2-config-only**<br />
(可選)該標志表示配置文件是否僅為v2引導配置文件。如果為`false`(默認值),那么當v2引導配置解析失敗時,將嘗試解析為v1 JSON配置文件。
- **--mode \<string>**<br />
(可選)Envoy的其中一種操作模式:<br />
serve:(默認)驗證JSON配置,然后正常提供流量。<br />
validate:驗證JSON配置,然后退出,打印“OK”消息(在這種情況下退出代碼為`0`)或者因配置文件的任何錯誤(退出代碼為`1`)。不會產生網絡流量,并且不會執行熱重啟,所以不會影響其他任何進程。
- **--admin-address-path \<path string>**<br />
(可選)將輸出管理員地址和端口的文件路徑。
- **--local-address-ip-version \<string>**<br />
(可選)用于填充服務器本地IP地址的IP地址版本。此參數影響各種標題,包括附加到`X-Forwarded-For`(XFF)頭部的內容。選項是`v4`或`v6`。默認是`v4`。
- **--base-id \<integer>**<br />
(可選)分配共享內存區域時使用的基本ID。Envoy在[熱啟動](../Introduction/Architectureoverview/Hotrestart.md)期間使用共享內存區域。大多數用戶不需要設置這個選項。但是,如果Envoy需要在同一臺計算機上多次運行,則每個運行的Envoy都需要一個唯一的基本ID,以便共享內存區域不會發生沖突。
- **--concurrency \<integer>**<br />
(可選)要運行的[工作線程數](../Introduction/Architectureoverview/Threadingmodel.md)。如果未指定,則默認為機器上的硬線程數。
- **-l \<string>, --log-level \<string>**<br />
(可選)日志級別。非開發者通常不應該設置這個選項。有關可用的日志級別和默認值,請參閱[幫助文檔]()。
- **--log-path \<path string>**<br />
(可選)日志輸出的文件路徑。當`SIGUSR1`被處理時,文件會被重新打開。如果沒有設置,記錄到`stderr`。
- **--restart-epoch \<integer>**<br />
(可選)熱重啟期間。(Envoy重新啟動的次數,而不是重新開始)。第一次啟動時默認為0。此選項告訴Envoy是否嘗試創建熱重啟所需的共享內存區域,或者是否打開現有的共享內存區域。每次熱重啟時都應該增加這個值。通常在大多數情況下,應該設置此`RESTART_EPOCH`環境變量。
- **--hot-restart-version**<br />
(可選)為當前的二進制輸出一個熱重啟兼容的版本。這可以與[GET /hot_restart_version](../Operationsand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ioninterface.md)管理端口的輸出相匹配,以確定新的二進制文件和正在運行的二進制文件是否熱重啟兼容。
- **--service-cluster \<string>**<br />
(可選)定義Envoy運行的本地服務群集名稱。盡管是可選的,但是如果使用以下任何特性,應該設置:[statsd](../Introduction/Architectureoverview/Statistics.md),[健康檢查集群驗證](../v1APIreference/Clustermanager/Cluster/Healthchecking.md),[運行時配置目錄覆蓋](../v1APIreference/Runtime.md),[添加用戶代理](../v1APIreference/Networkfilters/HTTPconnectionmanager.md),[HTTP全局速率限制](../Configurationreference/HTTPfilters/Ratelimit.md),[CDS](../Configurationreference/Clustermanager/Clusterdiscoveryservice.md)和[HTTP跟蹤](../Introduction/Architectureoverview/Tracing.md)。
- **--service-node \<string>**<br />
(可選)定義Envoy運行的本地服務節點名稱。雖然是可選的,但是如果使用以下任何功能,應該設置它們:[statsd](../Introduction/Architectureoverview/Statistics.md),[CDS](../Configurationreference/Clustermanager/Clusterdiscoveryservice.md)和[HTTP跟蹤](../Introduction/Architectureoverview/Tracing.md)。
- **--service-zone \<string>**<br />
(可選)定義Envoy運行的本地服務區域。盡管是可選的,但是如果使用路由發現服務并且發現服務暴露[區域信息](../v1APIreference/Clustermanager/Servicediscoveryservice.md),則應該設置它。
- **--file-flush-interval-msec \<integer>**<br />
(可選)文件刷新間隔,以毫秒為單位。默認為10秒。在創建文件時使用此設置來確定緩沖區刷新到文件之間的持續時間。緩沖區滿或每隔一段時間刷新一次(以先到者為準)。為了獲得更多(或更少)的即時刷新,調整此設置對跟蹤訪問日志非常有用。
- **--drain-time-s \<integer>**<br />
(可選)Envoy在熱重啟期間將耗盡連接的時間(秒)。請參閱熱重啟概述了解[更多](../Introduction/Architectureoverview/Hotrestart.md)信息。默認為600秒(10分鐘)。通常,逐出時間應小于通過`--parent-shutdown-time-s`選項設置的父進程關閉時間。如何配置這兩個設置取決于具體的部署。在邊緣情況下,可能需要耗費很長時間。在服務場景中,可能使逐出和關閉時間縮短得多(例如,60s/90s)。
- **--parent-shutdown-time-s \<integer>**<br />
(可選)Envoy在熱重啟期間關閉父進程之前等待的時間(秒)。請參閱熱啟動概述了解[更多](../Introduction/Architectureoverview/Hotrestart.md)信息。默認為900秒(15分鐘)。
- **--max-obj-name-len \<uint64_t>**<br />
(可選)`cluster/route_config/listener`中名稱字段的最大長度(以字節為單位)。此選項通常用于群集名稱自動生成的場景,通常超過會60個字符的內部限制。默認為60。<br />
**注意:此設置會影響`--hot-restart-version`的輸出。如果您開始使用此選項,并設置為非默認值,則應該使用相同的值配置到熱重啟的新進程。**
- **--max-stats \<uint64_t>**<br />
(可選)熱重啟之間可以共享的最大統計數量。此設置會影響`--hot-restart-version`的輸出; 必須使用相同的值來配置熱重啟進程。默認為16384。
## 返回
- [上一級](../Operationsandadministration.md)
- [首頁目錄](../README.md)
- 首頁
- 簡介
- Envoy是什么
- 架構介紹
- 術語
- 線程模型
- 監聽器
- L3/L4網絡過濾器
- HTTP連接管理
- HTTP過濾器
- HTTP路由
- gRPC
- WebSocket支持
- 集群管理
- 服務發現
- 健康檢查
- 連接池
- 負載均衡
- 異常檢測
- 熔斷
- 全局限速
- TLS
- 統計
- 運行時配置
- 跟蹤
- TCP代理
- 訪問日志
- MongoDB
- DynamoDB
- Redis
- 熱重啟
- 動態配置
- 初始化
- 逐出
- 腳本
- 部署
- 業界對比
- 獲得幫助
- 歷史版本
- 編譯安裝
- 編譯
- 參考配置
- 演示沙箱
- 前端代理
- Zipkin跟蹤
- Jaeger跟蹤
- gRPC橋接
- 構建Envoy Docker鏡像
- 工具
- 配置參考
- V1 API 概述
- V2 API 概述
- 監聽器
- 網絡過濾器
- TLS客戶端身份認證
- Echo
- Mongo代理
- 速率限制
- Redis代理
- TCP代理
- HTTP連接管理器
- 路由匹配
- 流量轉移/分流
- HTTP頭部操作
- HTTP頭部清理
- 統計
- 運行時設置
- 路由發現服務
- HTTP過濾器
- 緩存
- CORS過濾器
- 故障注入
- DynamoDB
- gRPC HTTP/1.1 橋接
- gRPC-JSON 轉碼過濾器
- gRPC-Web 過濾器
- 健康檢查
- 速率限制
- 路由
- Lua
- 集群管理
- 統計
- 運行時設置
- 集群發現服務
- 健康檢查
- 熔斷
- 訪問日志
- 限速服務
- 運行時配置
- 路由表檢查工具
- 運維管理
- 命令行選項
- 熱重啟
- 管理接口
- 統計概述
- 運行時配置
- 文件系統
- 自定義擴展示例
- V1 API參考
- 監聽器
- 網絡過濾器
- TLS客戶端身份認證
- Echo
- HTTP連接管理
- Mongo代理
- 速率限制
- Redis代理
- TCP代理
- HTTP路由配置
- 虛擬主機
- 路由
- 虛擬集群
- 速率限制配置
- 路由發現服務
- HTTP過濾器
- 緩存
- CORS過濾器
- DynamoDB
- 故障注入
- gRPC HTTP/1.1 橋接
- gRPC-JSON 轉碼過濾器
- gRPC-Web 過濾器
- 健康檢查
- Lua
- 速率限制
- 路由
- 集群管理
- 集群
- 健康檢查
- 熔斷
- TLS上下文
- 異常值檢測
- HASH環負載均衡配置
- 異常檢測
- 集群發現服務
- 服務發現服務
- 訪問日志
- 管理接口
- 限速服務
- 運行時配置
- 跟蹤
- V2 API參考
- 啟動引導
- 監聽&監聽發現
- 集群&集群發現
- 服務發現
- 健康檢查
- HTTP路由管理&發現
- TLS配置
- 通用的類型
- 網絡地址
- 協議選項
- 發現API
- 限速組件
- 過濾器
- 網絡過濾器
- TLS客戶端身份認證
- HTTP連接管理
- Mongo代理
- 速率限制
- Redis代理
- TCP代理
- HTTP過濾器
- 緩存
- 故障注入
- 健康檢查
- Lua
- 速率限制
- 路由
- gRPC-JSON轉碼器
- 常見訪問日志類型
- 常見故障注入類型
- FAQ
- Envoy有多快?
- 我在哪里獲得二進制文件?
- 我如何設置SNI?
- 如何設置區域感知路由?
- 我如何設置Zipkin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