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人工智能·孩子開啟未來世界的鑰匙
親愛的家長們,感謝您為了孩子選擇到了本書。
人工智能的發展使世界變化太快,我們無法預計幾十年后的世界將會怎么樣,我們想著讓孩子長大后從事的工作或許也正在被人工智能所代替。讓孩子接觸人工智能、培養孩子形成編程思維,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擁抱未來世界,人工智能是一把開啟孩子開啟未來世界的鑰匙。
社會普遍認為現在正在進行的“智能革命”和以前的“工業革命”同等重要,工業革命解放了人的體力,而智能革命將解放人類的腦力。時代的變化是這樣的: 在工業革命之前90%的人種地,而工業革命之后,制造業壯大, 只有10%的人種地,90%的人轉向了制造和服務。 而在未來智能革命之后,又會將人從制造和服務業解放出來,會形成只有10%的人種地, 20%的人從事制造和服務, 70%的人進入虛擬世界。這個虛擬世界將用編程的方式來創造, 未來虛擬世界的職業會越來越多。編程將是孩子擁抱未來世界的必備能力,編程會成為未來人的基本技能。
在以前識字是基本技能, 不會識字就是文盲。 9年義務的普及后, 不會識字的人幾乎沒有了, 不會打字不會使用電腦的人成為新文盲, 而未來的新文盲是不會編碼的人。 文字的出現使人與人直接的溝通打破了時間和空間 。 我們可以學習古人留下的東西, 與古人溝通打破時間, 我們可以寫信給遠在他方的朋友,使得溝通打破空間, 而未來 人的工作大部分被機器替代,人不僅要人與人的溝通, 還有人與機器的溝通。 人與機器溝通的方式就是通過編碼!
有的家長可能覺得編程從孩子開始學是不是太早了?錯! 編程不是一項技能,而是一種思維模式,必須從小培養! 編程很難? 不!那是對思維固化的大人而言;對于孩子,編程不過是一種語言,就和呀呀學語一樣。
編程思維應該從小培養。
社會上奇缺技術人才,有報告稱國內人工工智能人才的缺口是500萬人,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在人工智能人才上遠不如美國,在世界排第7,國內供求比例在1:10,嚴重失衡,國務院、教育部也都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預彌補這500萬人才缺口。然而我們回顧互聯網的發展,不僅缺人工智能人時代缺技術人才,在互聯網興起的時代說缺互聯網技術人才, 在移動互聯網興起時說缺移動互聯網人才, 人工智能興起又說缺人工智能人才。 缺技術人才已經說了十幾年了,還是缺, 這是為什么! 難道是因為學的人少嗎?社會上出現了那么多的技術培訓機構為什么還是缺? 究其原因, 好的技術人才需要形成一套編程思維, 而這套編程思維的形成需要經歷2-3年, 而非2-3個月突擊培訓就能做到, 短期的培訓是給大家打開一扇門,指明一個方向, 而后進了這道們還有兩三年的路需要自己走, 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路怎么走,不能堅持下來,最終放棄。然而,這種編程思維的形成,為什么要放到人出社會后呢? 出社會后的人想得是獨立,想的是要養家糊口, 你告訴他要再歷練兩三年, 他當然堅持不住了。 筆者覺得編程思想的形成應該放在中小學階段,這才是解決社會缺技術人才的有效方法。英美國家已經將編程作為中小學的必修課了。
有人認為編程是一件很苦的事情,編程總是熬夜加班的形象,筆者認為這也是因為沒有形成編程思維就去從事編程工作而導致。編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程序中俗稱BUG), 對于一個具備編程思維的人來說解決它只需要幾分鐘,但對于一個沒有形成編程思維的人來說可能需要幾天,那么就得熬夜加班去解決這個問題。
編程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孩子通過編程實現自己想要的游戲,通過編程控制機器人,編程還能和數理化等學科結合,孩子通過不斷的去創作很多作品,獲得成就感,越來越有耐心,越來越有邏輯思維。
編程可以很簡單, 美國的麻省理工大學為了讓孩子更容易的入門編程,創造了Scratch圖形化編程的方式,它使得孩子即使不認識英文單詞,不會使用鍵盤,也能通過拖拉積木塊的方式完成編程。
Scratch很簡單,但這也使得孩子對它的興趣不會超過一年,還應該讓孩子真正接觸代碼編程和人工智能技術。 于是我們編寫了少兒編程系列叢書《從Scratch到人工智能》,讓孩子們以Scratch入門、了解Python編程語言、并懂得人工智能技術。本書作者擁有十多年技術編程經驗,經歷過新浪、創新工場等互聯網大公司,是開源項目的貢獻者,開源項目擁有200多萬人使用,擁有多年人工智能產品研發經驗,公司自助研發的機器人獲科技部國內技術領先的認定。我們將我們多年編程經驗形成的編程思維以一種孩子看得懂的趣味性的方式,融入到本書之中,想以此為社會啟蒙更多的未來技術科技家。
人工智能從60多年前提出,現在已經經歷過三起兩落,這第三次浪潮有很多技術的突破, 但人們還是認為現在人工智能屬于弱人工智能, 只能解決一些垂直領域的需求,無法解決一些通用領域的需求,所以人工智能的發展必定要持續幾十年, 從弱人工智能到強人工智能的推進需要更多未來的技術科學家,也就是現在的中小學生,人工智能歷史的舞臺更屬于他們, 他們將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
讓我們開始本書的人工智能之旅吧。
本書的主人翁叫“小墨”,他的哥哥叫“墨哥哥”, 墨哥哥是一個軟件工程師,受他的影響,小墨也想學習編程,但是哥哥一直很忙沒空教小墨,現在小墨放暑假了,墨媽媽送小墨到墨博士家里學習編程,墨博士的書房叫墨馨書屋。
小墨:12歲
性格特點:聰明、愛學習、愛數學、愛表現、因為曾經跟哥哥學過一點編程,所以學習起來非常的快
墨博士性格特點:懂的多,啰嗦,容易忘東西
墨哥哥:游戲工程師 愛編故事哄小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