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智度論》云:
>
> 菩薩觀欲,種種不凈,于諸衰中,女衰最重。
>
> 刀火、雷電、霹靂、怨家、毒蛇之屬,猶可暫近;
>
> 女人慳妒、瞋諂、妖穢、斗諍、貪嫉,不可親近。
>
> 何以故?女子小人,心淺智薄,唯欲是親,不觀富貴、智德、名聞;
>
> 專行欲惡,破人善根。桎梏、枷鎖,閉系、囹圄,雖曰難解,是猶易開;
>
> 女鎖系人,染固根深,無智沒之,難可得脫。
>
> 眾病之中,女病最重。
人生有諸多衰敗災難,刀火、雷電、霹靂、怨家、毒蛇,都不是最嚴重的,
最嚴重的是女人,
這并不是佛在說女人壞話,而是實話實說,
這是佛發現的客觀事實存在,永恒不變的真理,
我們仔細觀察,現實生活中凡是沾染女色的,最終都沒有好下場,
貪官包二奶最終淪為階下囚,
皇帝沉迷女色,最終敗國,
明星出軌強奸,最終被封殺,永無翻身之日,
學子沉迷女色,學業無成,
凡夫沉迷女色,一生貧賤,
應為女人沾染各種病,受盡折磨、死不瞑目的不計其數,
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為什么?
因為女人自身欲望煩惱太重,內心充滿慳妒、瞋諂、妖穢、斗諍、貪嫉等煩惱習氣,猶如毒蛇一樣,
> 《菩薩訶色欲法》云:
>
> 女人之相。其言如蜜。而其心如毒。
女人心毒,并且外面披了一層漂亮的皮,非常善于偽裝,活脫脫一個漂亮的毒餌。
人自己覺得自己聰明,其實很愚癡,
佛看我們,就像我們看上鉤的魚一樣,
魚沒有智慧分辨帶鉤的魚餌,就和男人沒有智慧分辨帶毒的女人一樣,
只要一上鉤了,就任人宰割了。
> 《大寶積經》云:
>
> 當知丈夫親近女人之時,即是親近惡道之法。此是丈夫第一過患。
因為我們身心世界都是心的變現,女人心性含有諸多惡,所以接觸女人會產生種種衰敗。
> 《諸經要集》云:
>
> 寧以身分內毒蛇口中。不犯女人。
>
> 蛇有三事害人。有見而害人。有觸而害人。有嚙而害人。
>
> 女人亦有三害。
>
> 若見女人。心發欲想。滅人善法。
>
> 若觸女人。身犯中罪。滅人善法。
>
> 若共交會。身犯重罪。滅人善法。
>
> 復有七害。
>
> 一者若為毒蛇所害。害此一身。若為女人所害。害無數身。
>
> 二者若為毒蛇所害。害報得無記身。若為女人所害。害善法身。
>
> 三者若為毒蛇所害。害五識身。若為女人所害。害六識身。
>
> 四者若為毒蛇所害。得入清眾。若為女人所害。不與僧同。
>
> 五者若為毒蛇所害。得生天上人中。值遇賢圣。若為女人所害。入三惡道。
>
> 六者若為毒蛇所害。故得四沙門果。若為女人所害。于八正道無所成益。
>
> 七者若為毒蛇所害。人則慈念而救護之。若為女人所害。眾共棄舍無心喜樂。
>
> 以是因緣故。寧以身分內毒蛇口中。終不以此而觸女人。
女人毒害人持續世間非常長,在世時,被種種苦包圍,
死后還會墮三惡道。
佛說的苦,是真的非常苦。
女人用色欲禍害男人,自身也會遭受同樣的痛苦,
佛已經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
> 《華嚴經》云:
>
> 性不邪淫,菩薩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尚不生于貪染之心,何況從事?
對于男人,如果不出家遠離女人,至少要做到不親密接觸妻子以外的女人,
別想著從女人身上找快樂,不然是自討苦吃。
對于女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欲望煩惱習氣,別讓它去禍害男人,否則就是同入火坑。
男人在色欲面前是很愚癡的,所以只能管好自己,不禍害別人也是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