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拷貝實現機制分析
用戶態空間(User Space)和內核態空間(Kernel Space),這是操作系統層面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統內核、硬件驅動等運行在內核態空間,具有相對高的特權;而用戶態空間,則是給普通應用和服務使用
當我們使用輸入輸出流進行讀寫時,實際上是進行了多次上下文切換,比如應用讀取數據時,先在內核態將數據從磁盤讀取到內核緩存,再切換到用戶態將數據從內核緩存讀取到用戶緩存

基于 NIO transferTo 的實現方式,在 Linux 和 Unix 上,則會使用到零拷貝技術,數據傳輸并不需要用戶態參與,省去了上下文切換的開銷和不必要的內存拷貝,進而可能提高應用拷貝性能。注意,transferTo 不僅僅是可以用在文件拷貝中,與其類似的,例如讀取磁盤文件,然后進行 Socket 發送,同樣可以享受這種機制帶來的性能和擴展性提高。transferTo 的傳輸過程是:

- 概述
- Netty&Tomcat的區別
- NIO基礎知識
- 同步阻塞式IO
- 偽異步IO編程
- 同步IO之IO-multiplexing
- NIO基礎概念
- NIO服務流程
- Netty基礎知識
- NettyServer開發示例
- 零拷貝
- TCP粘包和拆包問題
- LineBasedFrameDecoder&StringDecoder
- 應用層消息處理方式
- ByteBuf
- ChannelHandler
- Netty核心組件
- Channel接口
- ChannelHandler
- ChannelInboundHandlerAdapter
- SimpleChannelInboundHandler
- SimpleChannelInboundHandler && ChannelInboundHandler
- ChannelInitializer
- EventLoop接口
- ChannelFuture接口
- ChannelPipeline接口
- 序列化
- JAVA序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