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一致性**
* 統一命名風格(使用相同名詞命名不同組件的子元素)便于理解。
**表述直接**
* 比如:“驗證碼錯誤”優于“驗證碼不正確”
**第二人稱**
* 采用系統與用戶對話的模式,比如“當您投資成功時,我們會發送短信提示”
**主動語態**
* 比如:“您已修改此設置”(用戶作為主語的主動態)優于“此設置已被您修改”
**動詞**
* 多用及物動詞,少用不及物動詞和名詞,比如“請修改驗證碼”(及物動詞)優于“請對驗證碼進行修改”(不及物動詞),更優于“請進行驗證碼的修改”(名詞)。
**多使用積極的指令**
* 比如:“為了順利投資,請您進行以下操作”優于“為防止投資失敗,請您進行以下操作”。
* 起報錯、提醒或警示作用時,消極用詞能更直接的點明重點,比如:“驗證碼錯誤”優于“驗證碼不正確”。
**詞匯統一**
* 系統中一個含義只用一個詞
**“先說目的”法則**
* 先說明操作的目的和重要性,能促使用戶更愿意去執行。這就是“先說結論”法則。
* 比如,“為了讓您的賬戶更安全,請設置手勢密碼”,如果此處不提目的,直接指示“請設置手勢密碼”,用戶在不了解這個新功能時就會產生疑慮,不明白這個操作的意圖,甚至產生不信任感,最后無視這個指令。
**“問題-方案”法則**
* “說明問題(理由/原因)—給出解決方案(需要用戶去做某個操作)”
* 比如:驗證碼錯誤,請重新輸入。
**“問題-后果-方案”法則**
* 當方案A-“退出編輯”,后果C-“無法保存所輸入的信息”,方案B-“先去保存”
* 比如:退出編輯則無法保存所輸入的信息,建議您先去保存,您確認要立即退出嗎?
**“最簡”原則**
* 在涵義不變的情況下,優先選擇最簡潔、字數最少的內容;
**“委婉”原則**
* 文案有時候并不是為了某個目的和功能,而是為了隱藏不能明說的原因和問題,或者只為了安撫用戶情感,這時文案就不能那么生硬直接。
* 比如,“支付需要一些時間,請稍候”優于“支付尚未成功”;“抱歉,出現了一些問題,請稍后刷新重試”優于“系統錯誤”。
**絕對禁止的文案**
* 英文或其他外語
* “banner”“后端開發”等內部術語
* 設計稿暫定文字,比如“X天后”“須PM確認”
參考資料
* [用戶界面設計中高效文案設計的16個禁忌](http://www.igeekbar.com/igeekbar/post/142.htm)
* [學會說人話!8個文案改進方法幫你快速提高用戶體驗](http://www.uisdc.com/8-copy-skill-improve-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