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數據報的格式<選擇>
~~~
首部(20字節固定部分+可變部分)
數據部分
~~~
## ip協議特性<選擇>
~~~
無連接,不可靠,盡最大努力交付的數據報
~~~
## 本層的兩種服務<選擇>
~~~
"虛電路服務":是指是一種面向連接的,使所有分組順序到達目的端的可 靠性數據傳輸服務。
"數據報服務":是一種無連接的,使分組按照獨立路由到達目的端的數據 傳輸服務。
~~~

## ip地址 <選擇,判斷9'>
~~~
IP地址就是給每個連接在因特網上的主機(或路由器)分配一個在全
世界范圍內是唯一的32 位的標識符.(全局編址和分配唯一性)
IP地址::={<網絡號+主機號>} , 分類IP地址
~~~


## VLSM <選擇,判斷9'>
## CIDR(地址塊) <大題12'>
~~~
128.14.32.0/20
斜線后面的20是網絡前綴位數
主機號:12位
地址數:2^12個
~~~
## 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選擇,判斷9'>
~~~
給內部網絡或網絡服務供應商自動分配IP地址
~~~
## NAT <選擇,判斷9'>
~~~
當在專用網內部的一些主機本來已經分配到了本地IP地址(即僅在本專用網內使用的專用地址),
但現在又想和因特網上的主機通信(并不需要加密)時,可使用NAT方法。
這種方法需要在專用網連接到因特網的路由器上安裝NAT軟件。裝有NAT軟件的路由器叫做NAT路由器,
它至少有一個有效的外部全球IP地址。這樣,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機在和外界通信時,都要在NAT路
由器上將其本地地址轉換成全球IP地址,才能和因特網連接。
~~~
## 路由表 <大題12'>


(目的網絡地址,下一跳地址)
## 存根網絡的默認靜態路由<選擇,填空6'>
## 動態路由選擇協議<選擇,填空6'>

## 內部網關協議(RIP)<選擇,填空6'>
~~~
RIP是一種基于距離矢量的路由協議,以路由跳數作為計數單位的路由協議。適合用于比較小型的網絡環境。
* 僅和相鄰的的路由器交換信息
* 路由器交換的信息是當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 按固定時間間隔交換路由信息.
~~~
## ARP協議(地址解析協議) <選擇1'>
~~~
是"根據IP地址獲取物理地址"的一個TCP/IP協議。主機發送信息時將包含目標IP地址的
ARP請求廣播到網絡上的所有主機,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確定目標的物理地址;收
到返回消息后將該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機ARP緩存中并保留一定時間,下次請求
時直接查詢ARP緩存以節約資源。
~~~
## ICMP協議(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選擇1'>
~~~
它是TCP/IP協議族的一個子協議,用于在IP主機、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消息"。控制消
息是指網絡通不通、主機是否可達、路由是否可用等網絡本身的消息。這些控制消息
雖然并不傳輸用戶數據,但是對于用戶數據的傳遞起著重要的作用。
~~~
## 路由器
~~~
結構可分為兩部分:"路由選擇"部分和"分組轉發"部分.
"分組轉發": (交換結構+輸入端口+輸出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