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安裝步驟
### 2.1 創建數據庫 kongx_serve
```text
注意:如果你本地已經創建過數據庫,請注意備份數據。我們準備的sql文件會清空Kongx相關的表。
```
創建kongx_serve,通過各種MySQL客戶端[sql/kongx.sql](https://gitee.com/raoxy/kongx/blob/master/scripts/db/mysql/kongx-1.2.x.sql)即可。
下面以MySQL原生客戶端為例:
```sql
source /your_local_path/sql/kongx.sql
```
導入成功后,可以通過執行以下sql語句來驗證:
```sql
select * from kongx_user_info;
```
### 2.2 部署kongx
將步驟 '1.3 下載安裝包' 安裝文件通過以下命令進行解壓:
```shell script
unzip kongx-xxx.zip
```
目錄結構如下所示:
```shell script
drwxr-xr-x. 2 root root 36 Oct 12 00:06 config
-rwxr-xr-x. 1 root root 37725270 Oct 12 2020 kongx-serve-1.2.x.jar
-rwxr-xr-x. 1 root root 2887214 Oct 12 2020 kongx-serve-1.2.x-sources.jar
-rw-r--r--. 1 root root 37096703 Oct 12 00:05 kongx-serve-1.2.x.zip
-rw-r--r--. 1 root root 52 Sep 28 11:38 kongx-serve.conf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Oct 12 00:06 logs
drwxr-xr-x. 2 root root 43 Sep 29 05:50 scripts
```
### 2.3 配置數據庫
服務端需要知道如何連接到你前面創建的數據庫,所以需要編輯$kongx_home/conf/application.properties,修改kongx相關的數據庫連接串信息。
```text
注意:填入的用戶需要具備對kongx_serve數據的讀寫權限
```
```text
spring.datasource.url= jdbc:mysql://localhost:3306/kongx_serve?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zeroDateTimeBehavior=convertToNull&allowMultiQueries=true
spring.datasource.username= root
spring.datasource.password=
```
- 1. 概述
- 2. 快速安裝
- 2.1 環境準備
- 2.2 開始安裝
- 2.3 啟動/關閉kongx
- 2.4 使用kongx
- 3. 使用指南
- 3.0 mockbin配置示例
- 3.0.1 不含upstream的配置
- 3.0.2 含upstream的配置
- 3.1 Gateway
- 3.1.1 Upstreams
- 3.1.1.1 新增/修改upstreams
- 3.1.1.2 管理targets
- 3.1.1.3 設置健康檢查
- 3.1.1.4 upstream視圖
- 3.1.2 Services
- 3.1.2.1 新建/修改service
- 3.1.2.2 添加服務路由
- 3.1.2.3 添加服務插件
- 3.1.2.4 同步services
- 3.1.2.5 services視圖
- 3.1.3 Routes
- 3.1.3.1 路由列表
- 3.1.3.2 修改路由
- 3.1.3.3 批量修改HOSTS
- 3.1.4 Plugins
- 3.1.4.1 新增插件
- 3.1.4.2 插件列表
- 3.1.5 Consumers
- 3.1.5.1 新建/修改consumers
- 3.1.6 Kong Shell
- 3.1.6.1 shell安裝
- 3.1.6.2 使用Shell
- 3.2 系統管理
- 3.2.1 用戶管理
- 3.2.2 角色管理
- 3.2.3 用戶組管理
- 3.2.4 菜單管理
- 3.3 參數管理
- 3.3.1 環境管理
- 3.3.2 系統參數
- 3.3.3 如何增加多個環境?
- 3.4 日志管理
- 3.4.1 操作日志
- 3.4.2 同步日志
- 3.5 工具箱
- 3.5.1 Kong Shell
- 3.5.2 切換工作臺
- 3.6 網關流水線
- 3.6.1 Pipeline
- 4. 最佳實踐
- 4.1 灰度插件canary使用
- 4.2 kong與consul集成
- 4.2.1 使用kong提供dns服務
- 4.2.2 使用dnsmasq提供dns服務
- 4.2.3 使用consul自主發現服務
- 4.3 kong健康檢查
- 4.3.1 簡介
- 4.3.2 健康檢查(主動檢查)
- 4.3.3 斷路器(被動檢查)
- 4.3.4 總結
- 4.4 認證插件之key-auth
- 4.5 認證插件之basic-auth
- 4.6 認證插件之oauth2-auth
- 4.7 認證插件之jwt
- 4.8 kong自定義access_log格式
- 4.8.1 前言
- 4.8.2 配置文本格式
- 4.8.3 配置JSON格式
- 4.9 kong的訪問監控
- 4.9.1 解決方案
- 4.9.2 方案實施
- 4.9.3 接入grafana報表
- 5. 常見問題
- 5.1 默認賬號及密碼
- 5.2 新增用戶默認密碼為123456
- 5.3 如何設置超級管理員
- 5.4 密碼忘記了咋辦
- 6. Kong
- 6.1 Kong簡介
- 6.2 kong安裝指南
- 6.2.1 kong安裝-RPM
- 6.2.2 kong安裝-源碼
- 6.2.3 kong基于yum源安裝
- 6.3 Admin API
- 6.3.1 API支持兩種內容類型
- 6.3.2 聲明式配置(Declarative Configuration)
- 6.3.3 獲取實體schema
- 6.3.4 services
- 6.3.5 Routes
- 6.3.6 Consumers
- 6.3.7 Plugins
- 6.3.8 Certficate
- 6.3.9 CA certficate(1.3.x+以上版本)
- 6.3.10 SNI
- 6.3.11 Upstreams
- 6.3.12 Targets
- 6.4 Kong使用
- 6.4.1 DB-LESS模式
- 6.4.2 DB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