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C是什么?為什么要有GC?
GC是垃圾收集的意思,內存處理是編程人員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忘記或者錯誤的內存回收會導致程序或系統的不穩定甚至崩潰,Java提供的GC功能可以自動監測對象是否超過作用域從而達到自動回收內存的目的,Java語言沒有提供釋放已分配內存的顯示操作方法。Java程序員不用擔心內存管理,因為垃圾收集器會自動進行管理。要請求垃圾收集,可以調用下面的方法之一:System.gc() 或Runtime.getRuntime().gc() ,但JVM可以屏蔽掉顯示的垃圾回收調用。
垃圾回收可以有效的防止內存泄露,有效的使用可以使用的內存。垃圾回收器通常是作為一個單獨的低優先級的線程運行,不可預知的情況下對內存堆中已經死亡的或者長時間沒有使用的對象進行清除和回收,程序員不能實時的調用垃圾回收器對某個對象或所有對象進行垃圾回收。在Java誕生初期,垃圾回收是Java最大的亮點之一,因為服務器端的編程需要有效的防止內存泄露問題,然而時過境遷,如今Java的垃圾回收機制已經成為被詬病的東西。移動智能終端用戶通常覺得iOS的系統比Android系統有更好的用戶體驗,其中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就在于Android系統中垃圾回收的不可預知性。
## 面向對象的特征有哪些方面?
1)抽象:抽象是將一類對象的共同特征總結出來構造類的過程,包括數據抽象和行為抽象兩方面。抽象只關注對象有哪些屬性和行為,并不關注這些行為的細節是什么。
2)繼承:繼承是從已有類得到繼承信息創建新類的過程。提供繼承信息的類被稱為父類(超類、基類);得到繼承信息的類被稱為子類(派生類)。繼承讓變化中的軟件系統有了一定的延續性,同時繼承也是封裝程序中可變因素的重要手段(如果不能理解請閱讀閻宏博士的《Java與模式》或《設計模式精解》中關于橋梁模式的部分)。
3)封裝:通常認為封裝是把數據和操作數據的方法綁定起來,對數據的訪問只能通過已定義的接口。面向對象的本質就是將現實世界描繪成一系列完全自治、封閉的對象。我們在類中編寫的方法就是對實現細節的一種封裝;我們編寫一個類就是對數據和數據操作的封裝。可以說,封裝就是隱藏一切可隱藏的東西,只向外界提供最簡單的編程接口(可以想想普通洗衣機和全自動洗衣機的差別,明顯全自動洗衣機封裝更好因此操作起來更簡單;我們現在使用的智能手機也是封裝得足夠好的,因為幾個按鍵就搞定了所有的事情)。
4)多態性:多態性是指允許不同子類型的對象對同一消息作出不同的響應。簡單的說就是用同樣的對象引用調用同樣的方法但是做了不同的事情。多態性分為編譯時的多態性和運行時的多態性。如果將對象的方法視為對象向外界提供的服務,那么運行時的多態性可以解釋為:當A系統訪問B系統提供的服務時,B系統有多種提供服務的方式,但一切對A系統來說都是透明的(就像電動剃須刀是A系統,它的供電系統是B系統,B系統可以使用電池供電或者用交流電,甚至還有可能是太陽能,A系統只會通過B類對象調用供電的方法,但并不知道供電系統的底層實現是什么,究竟通過何種方式獲得了動力)。方法重載(overload)實現的是編譯時的多態性(也稱為前綁定),而方法重寫(override)實現的是運行時的多態性(也稱為后綁定)。運行時的多態是面向對象最精髓的東西,要實現多態需要做兩件事:1. 方法重寫(子類繼承父類并重寫父類中已有的或抽象的方法);2. 對象造型(用父類型引用引用子類型對象,這樣同樣的引用調用同樣的方法就會根據子類對象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 String 是最基本的數據類型嗎?
答:不是。Java中的基本數據類型只有8個: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char、boolean;除了基本類型(primitive type)和枚舉類型(enumeration type),剩下的都是引用類型(reference type)。
## &和&&的區別?
&運算符有兩種用法:(1)按位與;(2)邏輯與。&&運算符是短路與運算。邏輯與跟短路與的差別是非常巨大的,雖然二者都要求運算符左右兩端的布爾值都是true整個表達式的值才是true。&&之所以稱為短路運算是因為,如果&&左邊的表達式的值是false,右邊的表達式會被直接短路掉,不會進行運算。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都需要用&&而不是&,例如在驗證用戶登錄時判定用戶名不是null而且不是空字符串,應當寫為:username != null &&!username.equals(“”),二者的順序不能交換,更不能用&運算符,因為第一個條件如果不成立,根本不能進行字符串的equals比較,否則會產生NullPointerException異常。注意:邏輯或運算符(|)和短路或運算符(||)的差別也是如此。
補充:如果你熟悉JavaScript,那你可能更能感受到短路運算的強大,想成為JavaScript的高手就先從玩轉短路運算開始吧。
- 空白目錄
- 自我介紹
- Android面試題
- Handler
- 網絡請求框架
- 圖片處理框架Picasso,Glide
- Android最佳性能實踐OOM
- 異步:RxJava,AsyncTask
- View,ViewGroup事件分發
- 消息傳遞:EventBus
- HTTPS和HTTP的區別
- 進程間通信的方式
- HttpClient與HttpUrlConnection的區別
- 性能優化
- Java多線程
- Fragment狀態保持和恢復
- 講解一下Context
- JNI
- java虛擬機和Dalvik虛擬機的區別
- 線程sleep和wait有什么區別
- 保存Activity狀態
- WebView與js交互(調用哪些API)
- 內存泄露檢測,內存性能優化
- 布局優化
- 自定義view和動畫
- 設計模式(單例,工廠,觀察者。作用,使用場景)
- 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 區別
- 開源框架,為什么使用,與別的有什么區別
- Android大廠面試題
- 愛奇藝
- 小米
- 騰訊
- 阿里
- 今日頭條
- 共同問到的
- 其他問題
- 框架MVC、MVP、MVVM
- sleep和wait有什么區別
- React Native原理
- React Native面試題
- 數據結構
- Android開發
- 基礎知識
- Java基礎
- 數據結構
- 面向對象思想
- 設計模式
- 開發環境
- Android SDK
- Activity
- Service
- Broadcastreceiver
- Contentprovider
- ActionBar
- Fragment
- UI
- 通信
- 數據持久化
- 性能
- 調試
- 適配
- 測試
- 安全
- NDK
- 手機功能
- 第三方擴展
- 其他
- 2018 Java面試題
- Android(2017-2018)BAT面試題整理
- 2017下半年,一二線互聯網公司Android面試題匯總
- 2018阿里Android面試題
- 一面
- 二面
- 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