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文出處:[http://blog.csdn.net/column/details/clouddesignpattern.html](http://blog.csdn.net/column/details/clouddesignpattern.html)
> 原文出處:[MSDN: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dn589799.aspx](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dn589799.aspx)
# 前言
云帶來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云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本文提供了24種云計算設計模式,能夠讓讀者學習如何設計高可用性、高彈性、低運維、可監控與自動化的云計算平臺。
## 適用人群
本文適合云計算愛好者,及目前從事和云計算相關工作的開發者或運維人員。
## 學習前提
本文以設計思想為主,你可以零基礎學習。但是想要了解到具體是怎么實現的,你需要具備云計算的基礎、了解分布式計算、虛擬化、數據存儲、數據管理等技術。
- 前言
- (一)—— 緩存預留模式
- (二)—— 斷路器模式
- (三)—— 補償交易模式
- (四)——消費者的競爭模式
- (五)——計算資源整合模式
- (六)——命令和查詢職責分離(CQRS)模式
- (七)——事件獲取模式
- (八)——外部配置存儲模式
- (九)—— 聯合身份模式
- (十)——守門員模式
- (十一)—— 健康端點監控模式
- (十二)—— 索引表模式
- (十三)——領導人選舉模式
- (十四)——實體化視圖模式
- (十五)—— 管道和過濾器模式
- (十六)——優先級隊列模式
- (十七)—— 基于隊列的負載均衡模式
- (十八)—— 重試模式
- (十九)——運行重構模式
- (二十)—— 調度程序代理管理者模式
- (二十一)——Sharding 分片模式
- (二十二)——靜態內容托管模式
- (二十三)——Throttling 節流模式
- (二十四)—— 仆人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