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集交易區域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 當一個股票在某一個區間橫盤震蕩較長時間,積攢了很多的籌碼,就會形成壓力位和支撐位。一旦突破壓力位后,就會變成支撐位;一旦跌破支撐位就變成壓力位。

### 高點低點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 當K線的價格漲到前期的高點,或者下跌到前期低點的時候,會觸碰成交密集區價位,這個時候會形成壓力和支撐。不多說,直接上圖

### 均線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 均線有壓力和支撐的作用。均線的參數越大壓力或支撐就越強。

### 缺口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 缺口就是一種股票某一天的最低價比前一天的最高價還高,或是某一天的最高價比前一天的最低價還低,從而使日線圖的線條圖趨勢呈現出跳空的現象。跳空現象的出現,會使得價格在某一區間沒有具體成交量,形成交易空白區域。形成壓力和支撐。
> 如下圖所示,價格在圖最左邊7.3附近形成跳空高開缺口,此后,這個價位附近就形成支撐,凡是下跌到這個價位,都會企穩上行。有效跌破之后,在圖最后側上漲的時候到此價位,又形成壓力位,無法有效突破。

### 上升和下跌通道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 上升通道是股市中股票上升趨勢的形象化描述,由兩條平行線組成。在低位買進的多單可以在市價接近或到達上側軌道線時獲利出單;市價回落至下側平行線或接近下側平行線時可選擇進倉。下跌通道反之。

- 基礎
- k線
- 量能判趨勢
- 多頭 / 空頭排列
- 壓力位 / 支撐位
- 大陽線(各種姿勢)
- 單針探底(k線形態)
- 指標
- 大盤
- rsi指標(大盤頂底判斷)
- 鱷魚嘴形態(大盤分時預測)
- 個股
- macd指標
- rsi指標(尋找買點)
- 螞蟻戰法(macd分時買賣)
- 周線三金叉戰法(macd+三金叉)
- WR威廉指標(防止股票賣飛)
- macd 空中纜車(識別洗盤行為)
- ?cci指標(尋找買賣點)
- 45日均線(莊家成本均線)
- macd改良(解決滯后性)
- 中長線指標(I問財篩選)
- cci改良(超區找買賣點)
- expma指標(尋找買點)
- kdj改良(分時做T)
- 60日均線(多空分界線)
- 分時戰法
- 分時均線(基礎篇)
- 分時量能
- 分時恐慌殺跌(漲停買法)
- 大長腿(漲停買法)
- 全體走勢(半小時預測)
- ?盤中漲停(買在起火點)
- 尾盤抓漲停
- 分時中找賣點
- 早盤精準賣出
- 盤中賣出
- 盤中更高價位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