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sql的設計與優化專題(2)】數據中設計中的范式與反范式
標簽(空格分隔): Mysql
---
> 設計關系數據庫時,遵從不同的規范要求,設計出合理的關系型數據庫,這些不同的規范要求被稱為不同的范式,各種范式呈遞次規范,越高的范式數據庫冗余越小。但是有些時候一昧的追求范式減少冗余,反而會降低數據讀寫的效率,這個時候就要反范式,利用空間來換時間。
目前關系數據庫有六種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又稱完美范式)。滿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1NF)。在第一范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滿足更多規范要求的稱為第二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類推。一般說來,數據庫只需滿足第三范式(3NF)就行了。
## 三范式
+ 第一范式(1NF)
即表的列的具有原子性,不可再分解,即列的信息,不能分解, 只要數據庫是關系型數據庫(mysql/oracle/db2/informix/sysbase/sql server),就自動的滿足1NF。

> 關系型數據庫: mysql/oracle/db2/informix/sysbase/sql server
非關系型數據庫: (特點: 面向對象或者集合)
NoSql數據庫: MongoDB/redis(特點是面向文檔)
+ 第二范式(2NF)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即滿足第二范式(2NF)必須先滿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數據庫表中的每個實例或行必須可以被惟一地區分。**為實現區分通常需要我們設計一個主鍵來實現(這里的主鍵不包含業務邏輯)**
+ 第三范式(3NF)
滿足第三范式(3NF)必須先滿足第二范式(2NF)。簡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個數據庫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鍵字段。就是說,表的信息,如果能夠被推導出來,就不應該單獨的設計一個字段來存放(能盡量外鍵join就用外鍵join)。很多時候,我們為了滿足第三范式往往會把一張表分成多張表

## 反三范式
沒有冗余的數據庫未必是最好的數據庫,有時為了提高運行效率,就必須降低范式標準,適當保留冗余數據。具體做法是: 在概念數據模型設計時遵守第三范式,降低范式標準的工作放到物理數據模型設計時考慮。降低范式就是增加字段,減少了查詢時的關聯,提高查詢效率,因為在數據庫的操作中查詢的比例要遠遠大于DML的比例。但是反范式化一定要適度,并且在原本已滿足三范式的基礎上再做調整的。
- 【mysql的編程專題①】流程控制與其他語法
- 【mysql的編程專題②】觸發器
- 【mysql的編程專題③】內置函數
- 【mysql的編程專題④】存儲過程
- 【mysql的編程專題⑤】自定義函數
- 【mysql的編程專題⑥】視圖
- 【mysql的設計與優化專題(1)】ER圖,數據建模與數據字典
- 【mysql的設計與優化專題(2)】數據中設計中的范式與反范式
- 【mysql的設計與優化專題(3)】字段類型與合理的選擇字段類型
- 【mysql的設計與優化專題(4)】表的垂直拆分和水平拆分
- 【mysql的設計與優化專題(5)】慢查詢詳解
- 【mysql的設計與優化專題(6)】mysql索引攻略
- 【Mysql問題集錦(1)】mysql不能使用innodb存儲引擎
- 【Mysql進階技巧(2)】利用mysql生成唯一序號
- 【Mysql進階技巧(1)】MySQL的多表關聯與自連接
- 【Mysql高可用架構(1)】基于日志點的主從復制
- 【Mysql高可用架構(2)】主從管理的系統視圖
- 【Mysql高可用架構(3)】基于GTID的主從復制
- 【Mysql高可用架構(4)】在線變更復制類型
- 【Mysql高可用架構(5)】多源復制(多主一從)
- 【Mysql高可用架構(6)】多線程復制
- 【Mysql高可用架構(7)】在線設置復制過濾
- 【Mysql高可用架構(8)】解決主從不一致
- 【Mysql高可用架構(9)】初識mycat以及制作mycat鏡像
- 【Mysql高可用架構(10)】mycat配置mysql讀寫分離
- MyCat 集群部署(HAProxy + MyCat)
- 常用復雜sql語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