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select
## switch...case...
switch...case... 很常用,且很好理解。其作用和if...else...一樣。
區別是switch...case 相比于if...else...能讓我們的代碼看起來更清晰,更好理解。
## select...case..
golang 的 select 就是監聽 IO 操作,當 IO 操作發生時,觸發相應的動作。?
所說的IO操作就是對channle的操作:向通道發送數據,或者從通道中讀取數據。
在執行select語句的時候,運行時系統會自上而下地判斷每個case中的發送或接收操作是否可以被**立即執行**。
### 什么是立即執行呢?
**立即執行:意思是當前Goroutine不會因當前操作而被阻塞**
## select類比switch
select的用法與switch非常類似,由select開始一個新的選擇塊,每個選擇條件由case語句來描述。
與switch語句可以選擇任何可使用相等比較的條件相比,select有比較多的限制,其中最大的一條限制就是每個case語句里必須是一個IO操作。
確切的說,應該是一個面向channel的IO操作。
實例:
```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ch1 := make(chan int, 1)
ch1 <- 2
select {
case v := <-ch1:
fmt.Println("取到的數據:", v)
case ch1 <- 1:
fmt.Println("寫入數據")
}
}
```
# 二、channel
## 注意點
* nil channel代表channel未初始化,向未初始化的channel讀寫數據會造成阻塞
* 關閉(close)未初始化的channel會引起panic。
* **從一個關閉的并且沒有值的通道執行接收操作會得到對應類型的零值,并不會引起panic。**
## 1.從已經關閉**并且沒有值**的通道中取值
```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從關閉的通道中取值示例:
func main() {
//聲明實例化通道ch1
ch1 := make(chan int, 1)
//關閉通道
close(ch1)
select {
//通通道ch1中取值
case v := <-ch1:
fmt.Printf("從ch1中取值:%d\n", v)
default:
fmt.Println("默認case")
}
}
```
運行結果:
```
從ch1中取值:0
```
## 2、從已經關閉**并且有值**的通道中取值
```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從關閉的通道中取值示例:
func main() {
//聲明實例化通道ch1
ch1 := make(chan int, 1)
//向通道中賦值
ch1 <- 1
//關閉通道
close(ch1)
//關閉之后取值
after_close_value := <-ch1
fmt.Printf("關閉之后取值:%d\n", after_close_value) //打印結果:關閉之后取值:1
select {
//通通道ch1中取值
case v := <-ch1:
fmt.Printf("從ch1中取值:%d\n", v) //打印結果:從ch1中取值:0
default:
fmt.Println("默認case")
}
}
```
運行結果:
* 通道關閉后,如果通道中仍然有值,還是可以正常取到通道中的值的。
* 通道關閉后,如果通道中已經沒有值了,再從通道中取值,并不會引起panic,而是會取到對應類型的零值。
```
關閉之后取值:1
從ch1中取值:0
```
## 下面的表格中總結了對不同狀態下的通道執行相應操作的結果。

**注意: 對已經關閉的通道再執行 close 也會引發 pa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