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變量
~~~
變量三要素:數據類型,變量名稱,變量的值
聲明變量語法:數據類型 變量名 如int age ,String name ,double score
賦值:
1.int age=10;
2.String name;
name="張三";
~~~
2.變量使用案例
~~~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number =10;
System.out.println(number);
}
}
~~~
3.算術運算符
~~~
+,-,*,/,%
其中+可以是算術運算符(兩個都是數值類型),也可以是連接符
~~~
4.案例:根據天數(46)計算周數和剩余的天數
~~~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days=46;
int wek=days/7;
System.out.println("有"+wek+"周");
int days1=days%7;
System.out.println("剩"+days1+"天");
}
}
~~~
5.類型轉換
~~~
自動:
int+double => double
char+String => String
強制:
int a=(int)10.2 //a=10
~~~
- 書寫心得
- 1.初識Java
- 2.變量、數據類型和運算符
- 實例:數據的輸入
- 實例:變量互換
- 3.條件選擇結構
- 案例:判斷年份是否為閏年
- 案例:生成隨機數
- 實例:剪刀石頭布
- 4.循環結構
- 實例:猜數字游戲
- Myeclipse
- 實例:九九乘法表
- 實例:日歷
- 5.數組
- JVM內存分析
- 鍵盤錄入賦值數組
- 數組的length屬性
- 數組的最大值(打擂臺)
- 數組的排序
- 數組復制算法
- 數組的查找算法(搜索)
- 數組的插入算法
- 數組的冒泡算法
- 數組的選擇排序
- 多維數組
- 實例:學生成績管理系統
- 類和對象
- 概念
- 內存分析
- 創建類和對象
- 面向對象與內存分析
- 有參數無(有)返回值的調用
- 成員變量
- return和多參方法
- toString方法
- this關鍵字
- 封裝
- 方法的重載
- 構造方法
- 階段性總結
- 實例:學生管理系統
- Test.java
- Student.java
- Admin.java
- 構造代碼塊及構造函數之間的調用
- main方法和靜態應用工具類及classpath
- static關鍵字
- 文檔注釋和靜態代碼塊及單例模式
- 繼承
- 多態
- 匿名對象和toString()和equals及final
- 抽象類和模板方法設計模式
- 接口
- 包機制和包與包之間的訪問權限和jar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