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安裝后,有一個默認站點,其配置都在apache的主配置文件(apache/conf/httpd.conf)中。
主要包括如下幾項:
1,站點域名:
ServerName localhost
域名是可以設置的!
2,站點位置(文件夾位置):
DocumentRoot H:\itcast\class\bj-quanzhan4\amp\Apache\htdocs
站點位置是可以設置的!
3,站點文件夾的訪問權限設置:
```
使用<Directory> ... </Directory>配置項來配置。
```
4,站點默認顯示的網頁(首頁):
DirectoryIndex index.php index.html
默認網頁(首頁)是可以設置的。
一項項的設置示例如下所示:
## 5.1.1.網站域名的設置

語法為:
ServerName:要設定的網站域名(服務器名)
## 5.1.2.網站位置的設置

語法為:
DocumentRoot 要設定的網站所在的位置(文件夾)
## 5.1.3.網站文件夾訪問權限的設置。
文件夾的訪問權限的設置形式如下所示:
<Directory “要設置權限的文件夾路徑”>
Options設置項
AllowOverride設置項
Require權限設置項
</Directory>
各項解釋如下:
Options:用于設置一些系統選項,通常window系統中就用Indexes就可以了。
Options Indexes //表示允許列出目錄結構(如果沒有可顯示的網頁)
AllowOverride:用于設置“可覆蓋性”,即是否允許在項目文件中覆蓋這里的訪問權限設置:
AllowOverride All //表示可覆蓋
AllowOverride None //表示不可覆蓋
Require:用于設置可訪問權限,常用的有:
* 允許所有來源的訪問:——推薦
Require All granted
* 拒絕所有來源的訪問:——網站需要臨時關閉時使用
Require All denied
* 允許所有但拒絕部分來源的訪問:
```
<RequireAll>
Require all granted
Require not ip 192.168.1.102 192.168.1.103
</RequireAll>
```
* 拒絕所有但允許部分來源的訪問:
```
<RequireAny>
Require all denied
Require ip 192.168.1.102 192.168.1.103
</RequireAny>
```
典型權限設置示例:
```
<Directory “h:/itcast/php60/wamp/www”>
Options Index
AllowOverride All
Require All granted
</Directory>
```
## 5.1.4.網站默認網頁的設置
默認網頁就是輸入一個不帶網頁的文件名的路徑的時候(最常見的就是只輸入域名),自動打開的網頁。
比如這樣的一個網址:
http://www.itcast.cn/subject/phpzly/
就能打開一個網頁(雖然地址上沒給出要查看的網頁文件名)。
默認網頁的設置方式如下:

(其中IfModule指令是可以省略的)
語法為:
DirectoryIndex 網頁名1 網頁名2 網頁名3 ....
```
說明:
1,可以設置多個網頁,前面的不存在,就依次找后面的。
2,該設置項可以放在<Directory>配置段中,表示該站點文件夾下的默認網頁設置。
```
- 1、PHP與運行環境介紹
- 1.1.PHP介紹
- 1.2.PHP運行環境介紹
- 1.3.幾個不同的PHP運行環境
- 2、Apache的安裝、配置與管理
- 2.1.PHP運行環境安裝總體目錄規劃
- 2.2.Apache的安裝
- 2.3.Apache的配置
- 2.4.Apache的啟動和停止
- 2.5.認識幾個相關概念
- 2.6.網站訪問流程
- 3、PHP的安裝與配置(重點)
- 3.1.PHP的安裝
- 3.2.配置Apache使Apache可以調用PHP
- 3.3.PHP的基本配置
- 3.4.查看php執行環境
- 4、MySQL的安裝與配置
- 4.1.php.ini中設置mysql數據庫模塊
- 4.2.MySQL的安裝
- 4.3.MySQL的配置
- 4.4.測試在PHP中連接MySQL數據庫
- 5、多站點虛擬主機配置
- 5.1.默認的初始站點配置
- 5.2.多站點虛擬主機的含義
- 5.3.配置多站點虛擬主機
- 6、PHP基本語法規則
- 6.1.PHP標記
- 6.2.PHP語句結束符
- 6.3.PHP注釋
- 7、變量
- 7.1.含義與定義形式
- 7.2.變量的命名規則
- 7.3.變量的4種基本操作
- 7.4.變量傳值(難點)
- 7.5.預定義變量
- 7.6.可變變量
- 8、常量
- 8.1.常量的含義
- 8.2.常量的兩種定義形式
- 8.3.常量的兩種取值形式
- 8.4.變量與常量的區別
- 8.5.判斷一個常量是否存在:defined();
- 8.6.預定義常量
- 8.7.幾個魔術常量
- 9、數據類型
- 9.1.數據類型分類與概述
- 9.2.整型integer/int
- 9.3.浮點型double/float
- 9.4.布爾型boolean
- 9.5.字符串型string
- 9.6.數組類型array
- 9.7.空類型NULL
- 9.8.類型判斷
- 9.9.類型轉換
- 10、運算符詳解
- 10.1.概述
- 10.2.賦值運算符
- 10.3.算術運算符
- 10.4.連接運算符( . )
- 10.5.自賦值運算符
- 10.6.自操作(自加自減)運算符
- 10.7.比較運算符
- 10.8.邏輯運算符
- 10.9.條件運算符
- 10.10.位運算符(了解)
- 10.11.錯誤抑制符@
- 10.12.運算符的優先級
- 11、流程控制
- 11.1.流程控制概述
- 11.2.if語句(重點)
- 11.3.分支結構之switch分支語句(重點)
- 11.4.循環結構之while循環語句
- 11.5.循環結構之do while循環語句
- 11.6.循環結構之for循環語句(重點/難點)
- 11.7.多重循環及案例
- 11.8.循環的中斷
- 12、函數
- 12.1.函數的概念與作用
- 12.2.函數的定義與調用
- 12.3.函數執行原理(重點/難點)
- 12.4.函數參數(重點)
- 12.5.函數返回值(重點)
- 12.6.可變函數
- 12.7.匿名函數
- 12.8.常用系統函數介紹
- 13、函數相關
- 13.1.變量的作用域問題(重點)
- 13.2.遞歸函數/遞歸思想(重點/難點)
- 14、文件加載
- 14.1.文件加載的含義
- 14.2.文件加載的四種方式(重點)
- 14.3.四種方式的區別
- 15、錯誤處理
- 15.1.錯誤分類
- 15.2.常見錯誤代號(重點)
- 15.3.錯誤觸發
- 15.4.錯誤顯示設置
- 15.5.錯誤日志設置
- 15.6.自定義錯誤處理(重點/難點)
- 16、字符串詳解
- 16.1.四種不同形式的字符串
- 16.2.轉義字符
- 16.3.字符串的長度問題
- 16.4.常用字符串函數(重點)
- 17、數組詳解
- 17.1.數組的概念和定義
- 17.2.數組下標問題
- 17.3.PHP數組的維數
- 17.4.數組的遍歷(重點)
- 17.5.常用數組函數
- 17.6.數組排序算法(重點/難點)
- 17.7.數組查找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