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 IBM,Apple, Intel, Microsoft, Cisco, Yahoo, HP, Motro, Sun的興亡歷程計算機工業的生態鏈, 主要是摩爾定理, 安迪-比爾定理和反摩爾定理.信息產業的規律性, 包括70-20-10定理, 諾威格定理, 基因決定定理.
高科技公司的搖籃-斯坦福大學.
科技公司的吹鼓手- 投資銀行, 關于華爾街如何影響和控制一家科技公司.
諾基亞, 3M, GE的成功轉基因.
風投和天使投資以及如何申請風險投資.
印鈔機商業模式, 舉例Google的廣告系統, Ebay和Amaze的網上銷售, Dell的直銷模式.
用時: 9時30分, 于2012/1/19日09:57讀完.
a) 天使/風投看重一下的項目:
這個項目一旦做成, 要有現成的市場, 并要容易橫向擴張.今后的商業發展會以幾何級數增長.必須具備革命性
科技進步和新的商業模式可以分成進化(Evolution) 和革命(Rvolution).
b) 對于想找投資的新創業的公司,紅杉風投有一些基本要求:
1.公司的業務要能幾句話就講得清楚。紅杉風投的投資人會給你一張名片,看你能不能在名牌背面的一點點地方寫清楚。顯然,一個連創始人自己也說不清楚的業務將來很難向別人推銷。
2.就像我前面講的那樣,如果該公司的生意不是十億美元的生意,就不用上門了。
3.公司的項目(發明、產品)帶給客戶的好處必須一目了然。
4.要有絕活,這就不用多說了。
5.公司的業務是花小錢就能作成大生意的。比如說當初投資思科,是因為它不需要雇幾個人就能搞定路由器的設計。讓紅杉風投投資一個鋼鐵廠,它是絕對不干的。
對于創始人,紅杉風投也有一些基本要求
- 思路開闊,腦瓜靈活,能證明自己比對手強。
- 公司和創始人的基因要好。當然這里不是指生物基因。紅杉風投認為,一個公司的基因在成立的三個月中形成,優秀創始人才能吸引優秀的團隊,優秀的團隊才能奠定好的公司的基礎。
- 動作快,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打敗現有的大公司。剛剛創辦的小公司和跨國公司競爭無異于嬰兒和巨人交戰,要想贏必須快速靈活。
有志創業的讀者可以記住紅杉風投的聯系方式:
美國 3000 Sand Hill Road 4-180,Menlo Park, CA 94025 電話: 650.854.3927,傳真:
650.854.2977
中國北京 朝陽區霄云路 36 號國航大廈 2408 室,郵編 100027
中國上海 南京西路 1366,恒隆廣場二座 2808 室,郵編 200040
找紅杉風投前,創業者要準備好一份材料,包括
1. 公司目的(一句話講清楚)。
2. 要解決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尤其要說清楚該方法對用戶有什么好處。
3. 要分析為什么現在創業,即證明市場已經成熟。
4. 市場規模,再強調一遍,沒有十億美元的市場不要找紅杉。
5. 對手分析,必須知己知彼。
6. 產品及開發計劃。
7. 商業模式,其重要性就不多講了。
8. 創始人及團隊介紹,如果創始人背景不夠強,可以拉上一些名人做董事。
9.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想要多少錢,為什么,怎么花。
c. 大學的理解:
我不是大學教育研究的專家,我的看法可能有些片面之處。對于大學的理念,我個人非
常贊同英國牛津的主教、牛津運動(Oxford Movement)的發起人約翰?紐曼的觀點。紐曼有點
像圍棋里的求道派,在他看來,大學是傳播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是雕蟲小技
的地方。紐曼在他的著名演講“大學的理念”(Ideas of University)中講到“先生們,如果讓
我必須在那種由老師管著、選夠學分就能畢業的大學和那種沒有教授和考試讓年輕人在一起
共同生活、互相學習三四年的大學中選擇一種,我將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為什么呢?我
是這樣想的:當許多聰明、求知欲強、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銳的年輕人聚到一起,即使沒
有人教,他們也能互相學習。他們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鮮事物并且掌
握獨到的行為判斷力。”
1999 年,在美國上市成風的高潮年代,作為私營公司長達百年的高盛自己也上市了(歷
史證明,當一些根本不需要資金的、長期私有的大公司也通過上市撈一筆錢時,股市就到了
幾年頂部)
d. 3M 公司成功的經驗:
堅持以創新為公司的靈魂.
在適當的時候淘汰一些現在賺錢但前景不好的產品.
現在盈利的部門很有發言權, 會干擾到公司的轉型.
它的產品都是針對廣大用戶的, 而且是消耗性的.
e. 了解GE 杰克.韋爾奇, 通過他的自傳《韋爾奇自傳》
f. 公司轉型成功的案例:
由于科學技術是最革命,發展最快的生產力。一個科技公司要想在幾次技術革命大潮中
都能夠立于浪潮之巔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企業能否不斷成功的轉型是關鍵。由于企業基因
的影響,大部分企業不能做到這一點,因此就有了新公司的興起和老牌企業的衰退。一個跨
國公司能夠像諾基亞那樣做到一次成功轉型已屬不易,像 3M 和 GE 那樣一百年來長盛不衰
則是鳳毛麟角。3M 是靠硬性的制度維持其創新,而 GE 是靠自己不斷開創新的產業。它們
的成功經驗已經成為了商學院教科書中的案例。有企業管理興趣的讀者不妨讀一讀《一個世
紀的發明—3M 的故事》(A Century of Innovation The 3M Story ,3M 公司免費提供電子版,
但是很遺憾只有英文版)和《韋爾奇自傳》。
g. <<數學之美>> 信息指紋.
h. <<浪潮之巔>> 于2012/01/19日AM09:57讀完.
- 職業生涯
- 如何提升你的能力?給年輕程序員的幾條建議
- 那些年,那些事
- 阿里巴巴離職DBA 35歲總結的職業生涯
- 人生的四種選擇
- 程序人生的四個象限和兩條主線
- 幾縷代碼與閑思
- 張小龍-學習筆記
- Web前端
- 移動Web手冊
- 精通CSS: 高級Web標準解決方案
- 悟透JavaScript
- 架構設計
- 大型網站技術架構
- 周愛民-大道至簡
- RESTful Web Services Cookbook - 讀書筆記
- 大話設計模式
- Unix編程藝術
- 把程序員修煉之道讀薄
- 學習能力
- 奇特的一生:讀書筆記
- zhh-看源碼那些事
- 一個創業者怎么看待讀書和寫作
- 程序員修煉之道
- 2015/1/5 頭腦風暴
- 書單計劃
- 2014年我讀過的那些書
- 我的后端開發書架2015
- 別人的書單
- 讀書筆記
- 浪潮之巔
- 達內時期自己筆記整理
- Effective Java
- 打造facebook: 讀書筆記
- 面試整理
- 阿里面試的一點感受
- 騰訊的三輪面試
- 三十之惑–面霸
- 前端面試問題匯總
- 八爪網絡面試總結
- 2015面試總結總結
- 找工作流程梳理
- 最全前端面試問題及答案總結
- 前端開發面試題收集
- 百度web前端--2015一面
- 百度web前端--2015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