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節開始我們學習java的核心知識,那就是思想,也就是我們所學習的java語言的核心思想:面向對象。
在早期,編程思想主要是面向過程的,比如說C語言。
那么面向對象有什么特點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由例子我們慢慢引申出面向對象。這個例子就是“把大象裝進冰箱里”。
對于面向過程思想的做法應該有以下三步:
1.打開冰箱。
2.裝入大象。
3.關閉冰箱。
我們可以看出,面向過程思想,強調的就是過程,也就動作(打開,裝入,關閉)。
現在我們看一下,對于上面的三個步驟,很明顯都于冰箱這個實體有關系,那么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1.冰箱打開。
2.冰箱裝入。
3.冰箱關閉。
我們可以看出,與上面的面向過程不一樣的是,這里強調的實體冰箱,而冰箱具有打開、裝入和關閉這三個功能,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面向對象思想,是符合人的一般思維方式。
也就是說,面向對象思想,強調的就是對象,也就是實體(冰箱)。
常見的面向對象語言有:C++,Java,C#
我們現在來說說面向對象的特點,大概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1.面向對象就是一種常見的的思想,符合人們的思考習慣。
2.面向對象的出現,將復雜問題簡單化。
3.面向對象的出現,讓曾經在過程中的執行者,變成了對象中的指揮者。
- 前言
- 1.1 基本常識
- 1.2 Java語言概述
- 1.3 Java語言的環境搭建
- 1.4 Java程序開發之初體驗--Hello World
- 2.1 關鍵字
- 2.2 標識符
- 2.3 注釋
- 2.4 常量
- 2.5 進制掃盲
- 2.6 變量和數據類型(1)
- 2.7 變量和數據類型(2)
- 2.8 運算符
- 3.1 if語句
- 3.2 switch語句
- 3.3 while和do-while語句
- 3.4 for語句
- 3.5 for循環的嵌套
- 3.6 break語句與continue語句
- 4.1 函數的定義
- 4.2 定義函數的兩個明確
- 4.3 函數的內存加載過程
- 4.4 函數的重載
- 5.1 數組的定義
- 5.2 數組的內存分配及特點
- 5.3 數組操作中常見問題
- 5.4 數組常用操作(1)
- 5.5 數組常用操作(2)
- 5.6 二維數組
- 6.1 面向對象的概述
- 6.2 類與對象的關系
- 6.3 對象的內存體現
- 6.4 成員變量與局部變量
- 6.5 類類型參數與匿名對象
- 6.6 基本數據類型參數與引用數據類型參數的傳遞過程
- 6.7 封裝
- 7.1 構造函數概述與默認構造函數
- 7.2 構造函數與一般函數的區別
- 7.3 構造函數的重載
- 7.4 構造函數的內存加載
- 7.5 構造函數需要注意的幾個細節
- 7.6 this關鍵字的原理
- 7.7 this關鍵字的細節與應用
- 8.1 static關鍵字之特點
- 8.2 成員變量與靜態變量的區別
- 8.3 static關鍵字使用的注意細節
- 8.4 main函數的解析與細節
- 8.5 static關鍵字的使用場景
- 8.6 靜態的內存加載
- 8.7 靜態代碼塊
- 8.8 構造代碼塊
- 9.1 繼承
- 9.2 單繼承與多重繼承
- 9.3 子父類中成員變量特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