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系列第四篇,主要涉及了文件系統
4.1 文件
在Windows的操作系統系列中,我們對文件的概念可能局限在一些音頻,文檔之類,在Linux下面,所有的一切都是文件,包括進程、串行接口、內核數據結構、進程通信通道。這個是Unix/Linux的設計思想,既有優勢也有缺點。
4.1.1 路徑
這個不用多說,經歷過DOS時代或者對linux多少有點接觸的人都知道的,就是文件系統的層次結構,這里要記住的是路徑名稱每個部分不超過255字符,而路徑的總長度也是有限制的,知道就可以了,絕大時候上不會超過這個長度。
4.1.2 文件系統的安裝
這個比較簡單,說實話就是mount命令的應用了。
4.2 文件樹
文件在操作系統中是以樹形目錄組織的,我們看一下下面的圖就大體了解了。

4.3 文件類型
這個在WIN系列中大家都知道幾種常用的。在LINUX系統中,大體分為7種,包括:
? ? ? ? ? ?1、普通文件;
? ? ? ? ? ?2、目錄;
? ? ? ? ? ?3、字符設備文件;
? ? ? ? ? ?4、塊設備文件;
? ? ? ? ? ?5、本地域套接口;
? ? ? ? ? ?6、有名管道(FIFO);
? ? ? ? ? ?7、符號鏈接;
不同的文件類型在系統中對應不同的系統符號,比如目錄是d,符號鏈接是l,下面講兩個:
4.3.1 套接字
套接字就是在進程之間讓它們“干凈”的方式進行通信的連接。套接字是對于其它進程可見的目錄項,但是通信連接之外的進程是無法讀寫他們的。
4.3.2 有名管道
有名管道能讓運行在同一主機上的兩個進程之間進行通信。也就是“FIFO文件”。
4.4 文件屬性
在linux系統中,ls命令可能大家很常用了,我們通過ls -al可以看到前面有9位字母,這個是文件的權限位,比較基本的知識,不太清楚的人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在文件屬性這個小節里面,還涉及屬性與屬組的問題,也就是這個文件屬于誰,和哪個用戶組,同時也需要記住chmod和chown這兩個改變權限和屬組的命令。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