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系列文檔的第五篇,我準備大體覆蓋一下登錄、硬盤、周期性進程等內容。
首先我們看一下登錄:
5.1?登錄用戶
在第二篇中,我們講到了linux系統的引導過程,這個對絕大多數用戶來說是一個透明的過程.,但是對于登錄來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操作。
在登錄過程中,主要涉及linux下面兩個比較重要的文件:/etc/passwd以及/etc/shadow;
Passwd文件時系統識別用戶的一份清單。內容由7個冒號分隔的字段組成。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學習。這里面只是大體提一下。
因為這個文件什么人都能看得,雖然加了密,但是總能被破解,為了避免這種尷尬,所有版本的LINUX系統都讓用戶把加密以后的口令藏在一個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讀的單獨文件中,這個文件就叫shadow,在系統中,只有root用戶才能讀取這個文件的內容。
相對于用戶,同樣也有用戶屬組的概念,這個文件就是/etc/group,這個文件包含了UNIX組的名稱和每個組中成員的列表。這個文件同樣又4個字段,可自行查閱。
5.2?添加用戶
既然涉及用戶,必然有什么添加,刪除之類的操作,在LINUX中,添加用戶,可以分為手工和命令方式,不過現在基本上很少有人會用手工的方式了,這里還是提及一下吧。
5.2.1?手工模式
手工模式添加用戶,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1.編輯passwd和shadow文件,定義用戶賬號;
2.把用戶添加到/etc/group文件里面;
3.設置一個初始口令;
4.創建用戶主目錄,用chown和chmod命令改變屬性。
如果想對一些命令和工具進行定制的話,那需要復制一些啟動文件到用戶的主目錄中,啟動文件一般是隱藏屬性,在linux中,是以圓點開通的文件名。
我們可以看一下常見得啟動文件,稍后上圖。那么手工模式刪除用戶,需要幾個步驟呢?
1.將用戶從本地用戶數據庫中刪除;
2.將用戶從aliases文件中刪除;
3.刪除用戶的crontab文件;
4.終止用戶進程;
5.將用戶從passwd、shadow、group和gshadow文件中刪除;
6.刪除用戶主目錄;
5.2.2?命令
看得出來,手工操作簡直是一場災難般的體驗,不僅有可能錯,更有可能漏,所以,建議大家全面命令方式,即簡單又安全。
添加用戶:useradd?,提及一句,這個命令可以有很多參數。
刪除用戶:userdel;
以及對用戶組進行操作的groupadd,groupmod,groupdel命令。
可能本系列文章都比較簡潔,很少對一些東西講的特別細致,一來是自己確實懶得一個個打字,再者也主要是給自己一個大體提綱性的東西,以后忘了,可以回來翻翻,記不起來的細節可以查查手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