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T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標識語言)是一種用來制作超文本文檔的簡單標記語言。HTML的上一個版本誕生于1999年。自從那以后,Web世界已經經歷了巨變。如今,HTML5正處于完善之中,是W3C與WHATWG合作重建的。HTML5中添加了有趣的新特性,用于繪畫的canvas元素,用于多媒體應用的video和audio元素等等。。

經過幾天的了解,我對HTML有了初步的認識,在網站的設計中,網頁是構成網站的最基本的元素,HTML語言就是用來搭建網頁的框架。用HTML語言編寫的WEB文件會存儲于某臺服務器中,用戶通過互聯網搜索,從而獲取WEB文件,網頁通常分為兩類動態網頁和靜態網頁。那么二者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呢?在說明動態與靜態的區別之前,先講一個動態HTML的概念,跟動態網頁區別開。
## --動態HTML VS 動態網頁:
顧名思義,動態HTML是指含有動態特效的頁面,主要包括客戶端腳本語言,CSS和文檔對象模型。能獨立在客戶端處理用戶發出的請求,改變其頁面、內容和位置,并呈現給用戶看。所有的操作都只在客戶端進行,不需要向服務器請求讓服務器來處理。動態網頁主要是指服務器端腳本程序,它們只有在接受了客戶的訪問請求之后,在服務器端生成后傳回到客戶端的瀏覽器上。由此可見,我們理解的“能動”的HTML,并不一定都是動態網頁。
## --動態網頁VS靜態網頁:
- **編程技術不同**
由上邊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動態網頁跟網頁的動態內容是不可以混為一談的,所謂的動態網頁是指利用了HTML語言、其他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和數據庫技術生成的網頁。靜態網頁是指隨著HTML代碼的生成,網頁的內容和顯示效果是不能改的了,除非改變HTML代碼。
- **傳輸速度不同**
這里講網頁的傳輸速度不同,一定是因為二者的傳輸方式不同導致的。動態網頁,需要根據用戶的請求進行動態的編譯過程,也就是說這個網頁不是現成的,而是動態生成的,這就需要有多個讀取過程,每次數據的交互都會大大降低用戶的訪問速度。而相反靜態網頁,由于網頁上面的內容是直接存儲在服務器端的,用戶的請求發出,直接生成在客戶端的瀏覽器,省去了服務器的編譯過程。由此得知,靜態網頁的傳輸速度更勝一籌。
- **后期維護工作量不同**
靜態網頁都是寫死的,沒有數據庫的支持。如果要進行更改,必須對源代碼進行重新修改,需要的工作量更大。
這個問題是上周瀟崢師傅問我的,沒有答上來,這里做個小總結。
下面就是我的HTML的總結。

HTML要三大基本要素,有了標簽、屬性、元素的完美配合,我們就可以寫出一個網頁的基本框架了。自己也只是記住了一些常用的標簽,不常用的等用到的時候再查查吧。
## --總結:
在HTML的學習過程,感覺就是牛腩的復習,實踐之后帶著問題去學習理論知識,B/S的學習思路我現在才悟道啊。這些也只是基礎皮毛,重在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