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閉包,是JS開發工程師必須深入了解的知識。3月份自己曾撰寫博客《[JavaScript閉包](http://blog.csdn.net/ligang2585116/article/details/44702115)》,博客中只是簡單闡述了閉包的工作過程和列舉了幾個示例,并沒有去刨根問底,將其弄明白!
現在隨著對JavaScript更深入的了解,也剛讀完《**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上卷)**》這本書,所以乘機整理下,從底層和原理上去刨一下。
JavaScript并不具有動態作用域,它只有詞法作用域。詞法作用域是在寫代碼或者說定義時確定的,而動態作用域是在運行時確定的。了解閉包前,首先我們得知道什么是詞法作用域(作用域是由書寫代碼時函數聲明的位置來決定的)。
### 一、何為閉包
#### 示例1:
~~~
function foo(){
var a = 2;
function bar(){
console.log(a);
}
return bar;
}
var baz = foo();
bzz(); //2
~~~
在foo()執行后,通常認為垃圾回收機制會將foo()的整個內部作用域都被銷毀;而閉包可以阻止這樣事情發生,讓其內部作用域依然存在。因為bar()處于foo()內部,它擁有涵蓋foo()作用域的閉包,使得該作用域能夠一直存活,以供bar()在之后任何時間進行引用。
bar()依然持有對該作用域的引用,而這個引用就叫作**閉包**。
簡言之:當函數可以記住并訪問所在的詞法作用域,即使函數是在當前詞法作用域之外執行,這時就產生了閉包。
#### 示例2:
無論使用何種方式對函數類型的值進行傳遞,當函數在別處被調用時都可以觀察到閉包。
~~~
function foo(){
var a = 2;
function baz(){
console.log(a);
}
bar(baz);
}
function bar(fn){
fn(); // 這就是閉包
}
~~~
#### 示例3:
將一個內部函數(timer)傳遞給setTimeout。timer具有涵蓋wait()作用域的閉包,保有對變量message的引用。
wait()執行1000毫秒后,它的作用域并不會消失,timer依然保有wait()作用域的閉包。
~~~
function wait(message){
setTimeout( function timer(){
console.log(message);
},1000);
}
wait("Hello,ligang");
~~~
#### 示例4:
下述activator()具有涵蓋setupBot()作用域的閉包!
~~~
function setupBot(name, selector){
$(selector).click(function activator(){
console.log("Activating: "+ name);
});
}
setupBot("Closure Bot 1", "#bot_1");
setupBot("Closure Bot 2", "#bot_2");
~~~
### 二、循環和閉包
~~~
for(var i=1; i<=5; i++){
setTimeout(function timer(){
console.log(i);
}, i*1000);
}
// 期望:每秒一次的頻率輸出1~5
// 結果:每秒一次的頻率輸出五次6
~~~
先解釋一下:“i*1000”,5個定時分別在1s、2s、3s、4s、5s后執行,并不是1s、3s、6s、10s、15s。也就是頻率為1s,不是每次間隔增加1s。如果去掉i寫成“1000”,會在for執行完1s后直接輸出五次6。
回調函數在循環結束后才被執行,因此輸出的是循環終止條件是i值。事實上,當定時器運行時即使每個迭代中執行的是setTimeout(..., 0),所有的回調函數依然是在循環結束后才被執行。
根據作用域的工作原理,盡管五個函數是在各個迭代中分別定義的,但是它們都被封閉在一個共享的全局作用域中,因此實際上只有一個i。
### 解決方案1:
~~~
for(var i=0; i<=5; i++){
(function(j){
setTimeout(function timer(){
console.log(j);
}, j*1000 );
})(i);
}
// 結果:每秒一次的頻率輸出1~5
~~~
每個迭代都生成一個新的作用域,使得延遲函數的回調可以將新的作用封閉在每個迭代內部,每個迭代中都會含有一個具有正確值的變量供我們訪問。
### 解決方案2(ES6):
~~~
for(var i=0; i<=5; i++){
let j = i;
setTimeout(function timer(){
console.log(j);
}, j*1000 );
}
// 結果:每秒一次的頻率輸出1~5
~~~
~~~
for(let i=0; i<=5; i++){
setTimeout(function timer(){
console.log(i);
}, i*1000 );
}
// 結果:每秒一次的頻率輸出五次6
~~~
### 三、模塊
模塊需要具備兩個必要條件:
(1)必須有外部的封閉函數,該函數必須至少被調用一次(每次調用都會創建一個新的模塊實例)。
(2)封閉函數必須返回至少一個內部函數,這樣內部函數才能在私有作用域中形成閉包,并且可以訪問或者修改私有的狀態。
#### 典型的模塊化:
~~~
function CoolMoudle(){
var something = "cool";
var doSomething = function(){
console.log(something);
}
return{
doSomething: doSomething
};
}
var foo = CoolMoudle(); //如果不執行外部函數CoolMoudle(),內部作用域和閉包都無法創建
foo.doSomething(); //cool
~~~
#### 單例模式:
~~~
var foo = (function CoolModule(id){
function change(){
// 修改公共API
publicAPI.identify = identify2;
}
function identify1(){
console.log(id);
}
function identify2(){
console.log(id.toUpperCase());
}
var publicAPI = {
change: change,
identify: identify1
};
return publicAPI;
})("foo module");
foo.identify(); //foo module
foo.change();
foo.identify(); //FOO MODU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