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山任務調度算法
一、常見調度決策算法
1. 蟻群算法:
蟻群算法是一種仿生學算法,是由自然界中螞蟻覓食的行為而啟發的。在自然界中,螞蟻覓食過程中,蟻群總能夠按照尋找到一條從蟻巢和食物源的最優路徑。下圖顯示了這樣一個覓食的過程。

在圖(a)中,有一群螞蟻,假如A是蟻巢,E是食物源(反之亦然)。這群螞蟻將沿著蟻巢和食物源之間的直線路徑行駛。假如在A和E之間突然出現了一個障礙物(圖(b)),那么,在B點(或D點)的螞蟻將要做出決策,到底是向左行駛還是向右行駛?由于一開始路上沒有前面螞蟻留下的**信息素(pheromone)**,螞蟻朝著兩個方向行進的概率是相等的。但是當有螞蟻走過時,它將會在它行進的路上釋放出信息素,并且這種信息素會議一定的速率散發掉。信息素是螞蟻之間交流的工具之一。它后面的螞蟻通過路上信息素的濃度,做出決策,往左還是往右。很明顯,沿著短邊的的路徑上信息素將會越來越濃(圖(c)),從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螞蟻沿著這條路徑行駛。
2. 蜂群算法:
人工蜂群算法屬于群智能算法的一種,其受啟發于蜜蜂的尋蜜和采蜜過程,相比于常見的啟發式算法,它的優點在于其使用了較少的控制參數,并且魯棒性強,在每次迭代過程中都會進行全局和局部的最優解搜索,因此能夠找到最優解的概率大大增加。
相比于遺傳算法來說,人工蜂群算法在局部的收斂和尋優能力上要更為出色,不會出現遺傳算法的“早熟”現象,并且算法的復雜度也較低。但由于遺傳算法有交叉以及變異的操作,因此遺傳算法在全局最優值的搜索上要優于人工蜂群算法。此外,人工蜂群算法適用于進行連續函數的全局優化問題,而不適用于一些離散函數。
結論:
了解了兩種常用的智能調度算法。
結合石礦業務場景分析抽象礦山業務場景:
礦山調度需要根據車輛數、路線耗時、車輛噸位、挖機效率、配礦比等因素實現產量最大化/ 人員績效最均衡/ 車輛工時最均衡的 不同的目標。 與蜂群算法有一定的類似性: 使用較少的控制參數,達到全局最優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