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是嚴格意義上的編程語言,一般用來編寫大型項目。程序員寫好源代碼后,編譯器負責把源代碼文件編譯成二進制文件。用戶拿到的基本都是后者。用戶通常只關注軟件的功能,并不關心源代碼。而JavaScript是一種**腳本語言**。用腳本語言寫好的代碼不需要編譯,也不用生成二進制文件,而是直接運行。從這個角度上講,這種代碼不能算作源代碼,而只能叫做腳本。負責運行腳本的是一種被稱為**解釋器**的程序。解釋器逐行讀取腳本,一邊讀取一邊運行。用戶可以隨時閱讀腳本,也可以根據需要修改腳本,所有的修改在被讀到時直接生效。腳本很像是一行行的系統命令,特別適合用來編寫一些用戶自定義功能(如辦公軟件中的宏),或者臨時使用的功能(批處理文檔,即用即扔)。由于腳本只是一段文本,而HTTP協議傳輸網頁就是傳輸文本。所以我們可以在編寫網頁時,把JavaScript腳本插入其中,讓其隨網頁的其他部分一起發送到客戶的瀏覽器。然后在瀏覽器中內置一個JavaScript的解釋器,這樣就可以運行這些小程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