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PHP概述
### 1.1.1 PHP的歷史發展
PHP是一種非常流行的高級腳本語言,尤其適合Web開發,快速、靈活和實用是PHP最重要的特點。PHP自1995年由Lerdorf創建以來,在全球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在1995年早期以Personal Home Page Tools (PHP Tools) 開始對外發表第一個版本,Lerdorf寫了一些介紹此程序的文檔,并且發布了PHP1.0。在這早期的版本中,提供了訪客留言本、訪客計數器等簡單的功能,之后越來越多的網站開始使用PHP,并且強烈要求增加一些特性,在新的成員加入開發行列之后,Rasmus Lerdorf 在1995年6月8日將 PHP/FI 公開發布,希望可以通過社群來加速程序開發與尋找錯誤。這個發布的版本命名為 PHP 2,已經有今日 PHP 的一些雛型,像是類似 Perl 的變量命名方式、表單處理功能、以及嵌入到 HTML 中執行的能力。程序語法上也類似 Perl,有較多的限制,不過更簡單、更有彈性。PHP/FI加入了對MySQL的支持,從此建立了PHP在動態網頁開發上的地位。到了1996年底,有15000個網站使用 PHP/FI。
在1997年,任職于 Technion IIT 公司的兩個以色列程序設計師:Zeev Suraski 和 Andi Gutmans,重寫了PHP的解析器,成為PHP3的基礎,而 PHP 也在這個時候改稱為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1998年6月正式發布 PHP 3。Zeev Suraski 和 Andi Gutmans 在 PHP 3 發布后開始改寫 PHP 的核心,這個在1999年發布的解析器稱為 Zend Engine,他們也在以色列的 Ramat Gan 成立了 Zend Technologies 來管理 PHP 的開發。
在2000年5月22日,以Zend Engine 1.0為基礎的PHP 4正式發布,2004年7月13日則發布了PHP 5,PHP 5則使用了第二代的Zend Engine。PHP包含了許多新特色:完全實現面向對象、引入PDO、以及許多性能方面的改進。目前PHP5.X仍然是應用非常廣泛的一個版本。
### 1.1.2 特性
PHP 獨特的語法混合了 C、Java、Perl 以及 PHP 自創新的語法,豐富的語法支持、同時支持面向對象、面向過程,相比C、Java等語言具有語法簡潔、使用靈活、開發效率高、容易學習等特點。
* 開源免費:PHP社群有大量活躍的開發者貢獻代碼
* 快捷:程序開發快,運行快,技術本身學習快,實用性強
* 效率高:PHP消耗相當少的系統資源,自動gc機制
* 類庫資源:有大量可用類庫供開發者使用
* 擴展性:允許用戶使用C/C++擴展PHP
* 跨平臺:可以在unix、windows、max os等系統上面使用PHP
### 1.1.3 PHP的相關組成
#### 1.1.3.1 SAPI
PHP本身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庫函數,提供語言的編譯與執行服務,它有標準的輸入、輸出,而SAPI是PHP的接入層,它接收用戶的請求,然后調用PHP內核提供的一些接口完成PHP腳本的執行,所以嚴格意義上講SAPI并不算PHP內核的一部分。
PHP的角色就好比是leveldb,它實現了基本存儲功能,但是沒有網絡處理模塊,而我們基于leveldb實現的完整存儲服務就好比是SAPI。
PHP中常用的SAPI有cli、php-fpm,cli是命令行下執行PHP腳本的實現:`bin/php script.php`,它是單進程的,處理模型比較簡單,而php-fpm相對比較復雜,它實現了網絡處理模塊,用于與web服務器交互。
#### 1.1.3.2 Zend引擎
Zend是PHP語言實現的最為重要的部分,是PHP最基礎、最核心的部分,它的源碼在/Zend目錄下,PHP代碼從編譯到執行都是由Zend完成的,后面章節絕大部分的源碼分析都是針對Zend的。Zend整體由兩個部分組成:
* __編譯器:__ 負責將PHP代碼編譯為抽象語法樹,然后進一步編譯為可執行的opcodes,這個過程相當于GCC的工作,編譯器是一個語言實現的基礎
* __執行器:__ 負責執行編譯器輸出的opcodes,也就是執行PHP腳本中編寫的代碼邏輯
#### 1.1.3.3 擴展
- 前言
- 第1章 PHP基本架構
- 1.1 PHP簡介
- 1.2 PHP7的改進
- 1.3 FPM
- 1.3.1 概述
- 1.3.2 基本實現
- 1.3.3 FPM的初始化
- 1.3.4 請求處理
- 1.3.5 進程管理
- 1.4 PHP執行的幾個階段
- 第2章 變量
- 2.1 變量的內部實現
- 2.2 數組
- 2.3 靜態變量
- 2.4 全局變量
- 2.5 常量
- 第3章 Zend虛擬機
- 3.1 PHP代碼的編譯
- 3.1.1 詞法解析、語法解析
- 3.1.2 抽象語法樹編譯流程
- 3.2 函數實現
- 3.2.1 內部函數
- 3.2.2 用戶函數的實現
- 3.3 Zend引擎執行流程
- 3.3.1 基本結構
- 3.3.2 執行流程
- 3.3.3 函數的執行流程
- 3.3.4 全局execute_data和opline
- 3.4 面向對象實現
- 3.4.1 類
- 3.4.2 對象
- 3.4.3 繼承
- 3.4.4 動態屬性
- 3.4.5 魔術方法
- 3.4.6 類的自動加載
- 3.5 運行時緩存
- 3.6 Opcache
- 3.6.1 opcode緩存
- 3.6.2 opcode優化
- 3.6.3 JIT
- 第4章 PHP基礎語法實現
- 4.1 類型轉換
- 4.2 選擇結構
- 4.3 循環結構
- 4.4 中斷及跳轉
- 4.5 include/require
- 4.6 異常處理
- 第5章 內存管理
- 5.1 Zend內存池
- 5.2 垃圾回收
- 第6章 線程安全
- 6.1 什么是線程安全
- 6.2 線程安全資源管理器
- 第7章 擴展開發
- 7.1 概述
- 7.2 擴展的實現原理
- 7.3 擴展的構成及編譯
- 7.3.1 擴展的構成
- 7.3.2 編譯工具
- 7.3.3 編寫擴展的基本步驟
- 7.3.4 config.m4
- 7.4 鉤子函數
- 7.5 運行時配置
- 7.5.1 全局變量
- 7.5.2 ini配置
- 7.6 函數
- 7.6.1 內部函數注冊
- 7.6.2 函數參數解析
- 7.6.3 引用傳參
- 7.6.4 函數返回值
- 7.6.5 函數調用
- 7.7 zval的操作
- 7.7.1 新生成各類型zval
- 7.7.2 獲取zval的值及類型
- 7.7.3 類型轉換
- 7.7.4 引用計數
- 7.7.5 字符串操作
- 7.7.6 數組操作
- 7.8 常量
- 7.9 面向對象
- 7.9.1 內部類注冊
- 7.9.2 定義成員屬性
- 7.9.3 定義成員方法
- 7.9.4 定義常量
- 7.9.5 類的實例化
- 7.10 資源類型
- 7.11 經典擴展解析
- 7.8.1 Yaf
- 7.8.2 Redis
- 第8章 命名空間
- 8.1 概述
- 8.2 命名空間的定義
- 8.2.1 定義語法
- 8.2.2 內部實現
- 8.3 命名空間的使用
- 8.3.1 基本用法
- 8.3.2 use導入
- 8.3.3 動態用法
- 附錄
- break/continue按標簽中斷語法實現
- defer推遲函數調用語法的實現
- 一起線上事故引發的對PHP超時控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