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分類**
**公共區塊鏈**
網絡中的節點可任意接入,網絡中數據讀寫權限不受限制,任何人都能參與共識過程,比特幣屬于典型的公有鏈。
**私有區塊鏈**
網絡中的節點被一個組織控制,寫入權限僅限在一個組織內部,讀取權限有限對外開放,全球 42 家銀行組建的區塊鏈聯盟 R3 CEV 就是私有鏈。
**聯盟區塊鏈**
網絡中的節點部分可以任意接入,另一部分則必須通過授權才可以接入的區塊鏈。比如清算。
---
私鏈的確有一些優勢。比如說,成員只要得到管理團隊的許可后,就可以輕易改變規則,而不用征求整個網絡的意見。由于交易的確認只在成員之間進行,不會涉及到網絡上成千上萬的用戶,因此成本也會降低。這種流線型作業方式還能降低能耗、保護環境。監管部門也更傾向于私鏈,因為使用過程不會匿名。然而,規則越容易修改,就越容易出現問題。刻意設定界限會抑制中立性的存在。
公有鏈
無官方組織及管理機構,無中心服務器,參與的節點按照系統規則自由接入網絡、不受控制,節點間基于共識機制開展工作。
私有鏈
建立在某個企業內部,系統的運作規則根據企業要求進行設定,修改甚至是讀取權限僅限于少數節點,同時仍保留著區塊鏈的真實性和部分去中心化的特性。
聯盟鏈
由若干機構聯合發起,介于公有鏈和私有鏈之間,兼具部分去中心化的特性。
| | 公共鏈 |聯盟鏈|私有鏈|
| --- | --- |--- |--- |
| 中心化程度 |去中心化 |多中心化|中心化|
| 參與者 |任何人 | 預先設定、具有特殊特征的成員| 中心控制著指定的可以參與的成員|
| 信任機制 |工作量證明 | 共識機制|自行背書|
| 記賬者 |所有參與者 |參與者協商決定|自定|
| 優勢| 1,完全解決信任問題2,全球可用戶訪問,應用程序容易部署,進入壁壘最低 |1,容易進行控制權限定2,具有很高的可擴展性|1,一般而言沒有挖礦過程,網絡能耗低。2,規則修改容易,交易量,交易速度無限制3,節點通過授權進入,不存在51%攻擊風險|
| 缺點 | 交易量受限,挖礦能耗高 |不能完全解決信任問題|1,接入節點受限2,不能完全解決信任問題|
| 典型案例 | 比特幣,以太坊 | 清算| R3聯盟等金融領域聯盟|
---
**第三方機構支持的硬件系統與區塊鏈硬件系統的對比**

2016年1月,支持比特幣運行的區塊鏈的計算能力已經達到了800,000,000Gh/s,代表每秒能夠進行8×10\[18\]次運算,全球Top500的超級計算機的算力加在一起都遠遠不及這個數量級。區塊鏈礦機網絡的強大運算能力也讓人們認識到區塊鏈技術背后群體力量匯聚之后的超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