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發展**
第一代互聯網:
1. 第一代互聯網的起點是TCP/IP協議,就是執行一個網絡上所有節點統一格式對等傳輸信息的開放代碼;
2. 去中心化的解決了信息的低成本高效率傳輸的問題,但沒有解決信息的信用問題;
第二代互聯網:
1. 區塊鏈,建立去中心化的全球信用,讓價值傳遞也低成本高效率的進行;
2. 區塊鏈1.0: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
3. 區塊鏈2.0: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比如股權登記等;
4. 區塊鏈3.0:覆蓋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在各類社會活動中實現信息的自證明,包括在司法、醫療、物流等領域,解決信任問題。
**區塊鏈項目**
比特幣(BitCoin)是最早也是全球最廣泛使用和真正意義的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因此他的開源技術體系非常值得參考。
比特幣區塊鏈的核心技術框架采用C++語言開發,共識算法采用POW算法,工作量(挖礦)證明獲得記賬權,容錯50%,實現全網記賬,公網性能TPS<7。
開源地址為:[https://github.com/bitcoin/bitcoin](https://github.com/bitcoin/bitcoin)
*****
以太坊(ETH)是一個圖靈完備的區塊鏈一站式開發平臺,采用多種編程語言實現協議,采用GO語言寫的客戶端作為默認客戶端(即與以太坊網絡交互的方法, 支持其他多種語言的客戶端)。基于以太坊平臺之上的應用是智能合約,這是以太坊的核心。智能合約配合友好的界面和外加一些額外的小支持,可以讓用戶基于合約搭建各種千變萬化的DApp應用,這樣使得開發人員開發區塊鏈應用的門檻大大降低。
開源地址:[https://github.com/ethereum/](https://github.com/ethereum/)
*****
Hyperledger 項目是來自 Linux 基金會的一個協作項目。Hyperledger 項目目的是通過標注和定位重要特性以及缺失需求來創建一個推進 Blockchain 技術的協作項目。依此作為分布式分類帳跨行業的開放標準,可以改變全球商業交易的方式進行。
IBMHyperLedger,又叫 fabric,是一個帶有可插入各種功能模塊架構的區塊鏈實施方案,他的目標是打造成一個由全社會來共同維護的一個超級賬本。Elwin個人感覺fabric分層設計比較合理,模塊化程度非常不錯,雖然目前還是在完善階段,并沒有真正商用(最近IBM攜手中國銀聯打造區塊鏈為基礎的忠誠積分交易系統,但還是屬于探索試樣項目),但以IBM的多年技術底蘊,fabric應該是大企業構建區塊鏈底層的選擇之一。
*****
**開源項目比較**

\*附注[共識算法解釋]:
共識機制是區塊鏈技術的關鍵點。共識機制的核心是在分布式網絡中,利用一種規則(算法)來保證全網對于Block的創建是一致的,下面是主要的共識算法。
1、Pow工作量證明,就是大家熟悉的挖礦,通過與或運算,計算出一個滿足規則的隨機數,即獲得本次記賬權,發出本輪需要記錄的數據,全網其它節點驗證后一起存儲;
2、Pos權益證明,Pow的一種升級共識機制;根據每個節點所占代幣的比例和時間;等比例的降低挖礦難度,從而加快找隨機數的速度。
點
3、DPos股份授權證明機制,類似于董事會投票,持幣者投出一定數量的節點,代理他們進行驗證和記賬。
4、Pool驗證池,由布比構建,基于傳統的分布式一致性技術,加上數據驗證機制;是目前行業鏈大范圍在使用的共識機制
5、PoET(Proof ofElapsed Time),也就是‘消逝時間量證明’,它是由英特爾構建在可信執行環境的一種彩票協議。
6、QuorumVoting,屬于Quorum拜占庭協議,仲裁投票算法,它采用了瑞波和恒星的共識協議,用來解決需立即交易定局的需求。”
7、Casper,以太坊社區提出的正在研發中的類POS共識協議。Casper的基本思路是,任何人抵押足夠多的以太幣到系統中就可以成為礦工參與到挖礦過程。共識算法要求所有的礦工誠實工作,如果一個礦工有意破壞,不遵守協議,系統就會對礦工做出懲罰:沒收之前抵押的以太幣。有人把Casper這樣的挖礦機制稱為“虛擬挖礦”。
8、PBFT(Practical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算法,拜占庭容錯算法,屬于狀態機拜占庭協議,IBM HyperLedger fabric實現和推薦的共識算法,采取一個節點一票的方案確定記賬結果,少數服從多數投票,性能較好,主要用于聯盟鏈。
*****
金融內領域和金融外領域有很多應用,可以自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