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為“命令A | 命令B”
作用:“把前一個命令原本要輸出到屏幕的標準正常數據當作是后一個命令的標準輸入”
如:找出被限制登錄的用戶,并統計文本的行數
grep “/sbin/nologin” /etc/passwd | wc -l
如:用翻頁的形式查看/etc目錄中的文件列表及屬性信息
ls -l /etc | more
如:修改用戶密碼不需要兩次確認
echo “linuxprobe” | passwd --stdin root
如:利用一條結合了管道符命令的語句,把編輯好的內容與標題一起“打包”郵件發送
echo “Content” | mail -s “Subject” linuxprobe ; su – linuxporbe ; mail
下面自造的命令就結合使用了mail郵件命令與輸入重定向的分界符,目的是讓用戶一
直輸入內容,直到用戶輸入了其自定義的分界符是,才結束:
mail -s “Readme” [root@linuxprobe.com](mailto:root@linuxprobe.com) << over (over是分界符,后是輸入內容)
\>I think linux is very practical
\>I hope to learn more
\>can you teach me ?
\>over (over分界符結束)
- 常用的RPM軟件包命令
- 常見的Yum命令
- Linux開機過程
- Systemd初始化進程服務的劣勢:
- system 與 system V init 的區別以及作用
- systemctl管理服務的啟動、重啟、停止、重載、查看狀態等常用命令
- systemctl設置服務開機啟動、不啟動、查看各級別下服務啟動狀態等常用命令
- 主流 Linux 系統選擇 Bash 解釋器作為命令行終端主要有以下 4 項優勢
- 常見執行Linux命令的格式:
- man命令中常用按鍵以及用途
- man命令幫助信息的接個歐以及意義
- 常用系統命令(10)
- 系統狀態檢測命令(8)
- 工作目錄切換命令(3)
- 文本文件編輯命令(9)
- 文件目錄管理命令(7)
- 打包壓縮與搜索命令(3)
- 輸入輸出重定向
- 管道命令符
- 命令行的通配符
- 常用的轉義字符
- 重要的環境變量
- Vim文本編輯器
- 編寫Shell腳本
- 流程控制語句
- 計劃任務服務程序
- 用戶身份與文件權限
- 文件權限與歸屬
- 文件的隱藏屬性
- 文件訪問控制列表
- su命令與sudo服務
- 存儲結構與磁盤劃分
- 使用RAID與LVM磁盤陣列技術
- iptables與firewalld防火墻
- 使用SSH服務管理遠程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