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編輯器三張模式——命令模式、末行模式、編輯模式
- 命令模式:控制光標移動,可對文本進行復制、粘貼、刪除和查找等工作。
- 輸入模式:正常的文本錄入。
- 末行模式:保存或退出文檔,以及設置編輯環境。
三種模式的切換方法:

每次運行Vim編輯器時,默認進入命令模式,切換輸入模式后再進行文檔編輯工作,而每次編寫完后需要返回命令模式,才能進入末行模式,執行文檔保存或退出。無法從輸入模式切換到末行模式。
#### vim中常用的命令
命令
作用
dd
刪除(剪切)光標所在整行
5dd
刪除(剪切)從光標處開始的5行
yy
復制光標所在整行
5yy
復制從光標處開始的5行
n
顯示搜索命令定位到的下一個字符串
N
顯示搜索命令定位到的上一個字符串
u
撤銷上一步的操作
p
將之前刪除(dd)或復制(yy)過的數據粘貼到光標后面
#### 末行模式中可用的命令
命令
作用
:w
保存
:q
退出
:q!
強制退出(放棄對文檔的修改內容)
:wq!
強制保存退出
:set nu
顯示行號
:set nonu
不顯示行號
:命令
執行該命令
:整數
跳轉到該行
:s/one/two
將當前光標所在行的第一個one替換成two
:s/one/two/g
將當前光標所在行的所有one替換成two
:%s/one/two/g
將全文中的所有one替換成two
?字符串
在文本中從下至上搜索該字符串
/字符串
在文本中從上至下搜索該字符串
配置主機名稱: /etc/hostname中,修改之后需要強制保存退出(:wq!)
#### 配置網卡信息:
1:首先切換到/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錄中(存放著網卡的配置文件)
2:使用vim編輯器修改網卡文件ifcfg-eno 16777736,逐項寫入下面的配置參數并保存退出。
- 設備類型:TYPE=Ethernet
- 地址分配模式:BOOTPROTO=static
- 網卡名稱:NAME=eno16777736
- 是否啟動:ONBOOT=yes
- IP地址:IPADDR=192.168.10.10
- 子網掩碼:NETMASK=255.255.255.0
- 網關地址:GATEWAY=192.168.10.1
- DNS地址:DNS1=192.168.10.1
3:重啟網絡服務并測試網絡是否聯通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注意:重載網卡驅動/etc/init.d/network reload
#### 搭建并配置Yum軟件倉庫的地址步驟:
1:進入到/etc/yum.repos.d/目錄中(因為該目錄存放著Yum軟件倉庫的配置文件)。
2:使用vim編輯器創建一個名為rhel7.repo的新配置文件(文件名稱可隨意,但后綴必須為.repo),逐項寫入下面加粗的配置參數并保持退出(不要寫后面的中文注釋)。
- **\[rhel-media\]:**Yum軟件倉庫唯一標識符,避免與其他倉庫沖突。
- **nam=linuxprobe:**Yum軟件倉庫的名稱描述,易于識別倉庫用處。
- **baseurl=file:///media/cdrom:**提供的方式包括FTP([ftp://..)、HTTP(http://](ftp://..)%E3%80%81HTTP(http://)..)、本地(<a class="text_">file:///</a>..)。
- **enabled=1:**設置此源是否可用;1為可用,0為禁用。
- **gpgcheck=1:**設置此源是否校驗文件;1為校驗,0為不校驗。
- **gpgkey=file:///media/cdrom/RPM-GPG-KEY-redhat-release:**若上面參數開啟校驗,則指定公鑰文件地址。
3:按配置參數的路徑掛載光盤,并把光盤掛載信息寫入到/etc/fstab文件中。
4:使用“yum install httpd -y”命令檢查Yum軟件倉庫是否已經可用。
命令:
\# cd /etc/yum.repos.d/
\# vim rhel7.repo (下面是內容 )
\[rhel7\]
name=rhel7
baseurl=file:///media/cdrom
enabled=1
gpgcheck=0
下面是創建掛載點后進行掛載操作,并開機自動掛載。并嘗試Yum軟件倉庫安裝web服務,完成complete。
\# mkdir -p /media/cdrom
\# mount /dev/cdrom /media/cdrom
\# vim /etc/fstab (下面是添加的內容)
/dev/cdrom /media/cdrom iso9660 defaults 0 0
\# cd ~
\# yum install httpd
- 常用的RPM軟件包命令
- 常見的Yum命令
- Linux開機過程
- Systemd初始化進程服務的劣勢:
- system 與 system V init 的區別以及作用
- systemctl管理服務的啟動、重啟、停止、重載、查看狀態等常用命令
- systemctl設置服務開機啟動、不啟動、查看各級別下服務啟動狀態等常用命令
- 主流 Linux 系統選擇 Bash 解釋器作為命令行終端主要有以下 4 項優勢
- 常見執行Linux命令的格式:
- man命令中常用按鍵以及用途
- man命令幫助信息的接個歐以及意義
- 常用系統命令(10)
- 系統狀態檢測命令(8)
- 工作目錄切換命令(3)
- 文本文件編輯命令(9)
- 文件目錄管理命令(7)
- 打包壓縮與搜索命令(3)
- 輸入輸出重定向
- 管道命令符
- 命令行的通配符
- 常用的轉義字符
- 重要的環境變量
- Vim文本編輯器
- 編寫Shell腳本
- 流程控制語句
- 計劃任務服務程序
- 用戶身份與文件權限
- 文件權限與歸屬
- 文件的隱藏屬性
- 文件訪問控制列表
- su命令與sudo服務
- 存儲結構與磁盤劃分
- 使用RAID與LVM磁盤陣列技術
- iptables與firewalld防火墻
- 使用SSH服務管理遠程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