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人員在日常的測試工作中,要判定該缺陷的優先級,以便研發人員更高效地解決bug。那么,該如何判定bug的優先級呢?優先級,Priority,即缺陷被修復的緊急程度。一般來說,缺陷的優先級分為:高(P0)、較高(P1)、中(P2)、一般(P3)、低(P4)。

## 缺陷優先級詳解:
高(P0):
代表缺陷的最高優先級,該缺陷導致系統幾乎不能使用或測試不能繼續,非常緊急,需立即或在24小時內修復。
如:應用程序包版本不對、無法安裝導致無法測試、閃退、崩潰等。

較高(P1):
缺陷嚴重,影響測試或產品目的,需優先考慮。如:
產品的商標未展示、版權未更正、技術性的不正確內容等

中(P2):
對產品來說不是那么關鍵的場景或特性,正常排隊即可。如:
在小標題上發現的錯誤、從歷史版本中來的遺留bug等。

一般(P3):
對產品使用沒有太大影響,如能修復這個缺陷會很好,如:
在低使用頻率頁面中發現的bug、很少被使用的功能等。

低(P4):
對產品的影響非常小,可在開發人員有時間的時候再修復。如:
文字重疊、錯別字等UI方面的缺陷,不易操作、建議性等。

要注意的是,高優先級不一定就是致命的缺陷,如產品的LOGO沒有或者有偏差或者是錯誤的,就必須立即修復,但它并不是致命的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