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是我們對一組對象的描述。
在PHP中,沒各類的定義都已關鍵詞class開頭,后面分著類名,緊接著一對花括號,里面包含有類成員和方法定義。
```
<?php
/**
* User: 三千
* Date: 16/3/14
* Time: 下午2:06
*/
class person{
public $name;
public $gender;
public function say(){
echo $this->name,'is ',$this->gender;
}
}
$student = new person();
$student->name = 'Tom';
$student->gender = 'male';
$student->say();
$teacher = new person();
$teacher->name = 'Kate';
$teacher->gender = 'female';
$teacher->say();
```
在這里,我們定義了一個person類。
含有姓名和性別這兩個屬性,還有一個開頭說話的方法。
之后實例化了person類,產生了一個student對象和teacher對象的實例。實際上就是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所以,一個類的設計需要能充分展示其最重要的屬性和方法,并且能與其他事物相區分。只有類本身有意義,從抽象到具體的實例化才有意義。
總結:
- 類定義了一系列的屬性和方法,并提供了實際的操作細節,這些方法可以用來對屬性進行加工。
- 對象含有類屬性的具體指,這就是類的實例化。正是由于屬性的不同,才能區分不同的對象。在上面例子中,由于student和teacher的性別和姓名不一樣,才得以區分開二人。
- 類與對象的關系類似一種服務于被服務、加工與被加工的關系,具體而言,就如同原材料與流水線的關系。只需要在對象上調用類中存在的方法,就可以對類的屬性進行加工,并且展示其功能。
在PHP里,對象是由屬性組成的,這很好理解,一個對象的屬性是它區別于另一個對象的關鍵所在。由于PHP的對象使用數組來模擬的,因此我們把對象轉化為數組,就能看到這個對象所擁有的屬性了。
```
/**
* User: 三千
* Date: 16/3/14
* Time: 下午2:06
*/
class person{
public $name;
public $gender;
public function say(){
echo $this->name,'is ',$this->gender;
}
}
$student = new person();
$student->name = 'Tom';
$student->gender = 'male';
print_r((array) $student);
var_dump($student);
```
返回結果:
```
Array ( [name] => Tom [gender] => male ) object(person)#1 (2) { ["name"]=> string(3) "Tom" ["gender"]=> string(4) "male" }
```
可以很直觀地認識到,對象就是一堆數組。既然如此,可以把一個對象存儲起來,以便需要時用。這就是對象的序列化。
所謂序列化,就是把保存在內存中的各種對象狀態保存起來,并且在需要時還可以還原出來。下面的代碼實現了把內存中的對象當前狀態保存到一個文件中:
```
<?php
/**
* User: 三千
* Date: 16/3/14
* Time: 下午2:06
*/
class person{
public $name;
public $gender;
public function say(){
echo $this->name,' is ',$this->gender,' ';
}
}
$student = new person();
$student->name = 'Tom';
$student->gender = 'male';
$str = serialize($student);
echo $str;
file_put_contents('store.txt',$str);
```
返回結果:
```
O:6:"person":2:{s:4:"name";s:3:"Tom";s:6:"gender";s:4:"male";}
```
在反序列化,取出對象:
```
<?php
/**
* User: 三千
* Date: 16/3/14
* Time: 下午2:06
*/
class person{
public $name;
public $gender;
public function say(){
echo $this->name,' is ',$this->gender;
}
}
//反序列化取出這個結果
$str = file_get_contents('store.txt');
$student = unserialize($str);
$student->say();
```
返回結果
```
Tom is male
```
注意,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時都需要包含類的對象的定義,不然有可能出現在反序列化對象時,找不到該對象的類的定義,而返回不正確的結果。
- 空白目錄
- 第1章 面向對象思想的核心概念
- 1.1 面向對象的“形”與“本”
- 1.1.1 對象的“形”
- 1.1.2 對象的“本質”
- 1.1.3 對象與數組
- 1.1.4 對象與類
- 1.2 魔術方法的應用
- 1.2.1 construct和destruct方法
- 1.2.2 set和get方法
- 1.2.3 call和callStatic方法
- 1.2.4 __toString方法
- 1.3 繼承與多態
- 1.3.1 類的組合與繼承
- 1.3.2 各種語言中的多態
- 1.4 面向接口編程
- 1.4.1 接口的作用
- 1.4.2 對接口的思考
- 1.5 反射
- 1.5.1 如何使用反射API
- 1.6 異常和錯誤處理
- 1.6.1 如何使用異常處理機制
- 1.6.2 怎樣看PHP的異常
- 1.6.3 PHP中的錯誤級別
- 1.6.4 PHP中的錯誤處理機制
- 1.7 本章小結
- 第2章 面向對象的設計原則
- 2.1 面向對象設計的五大原則
- 2.2 一個面向對象留言本的實例
- 2.3 面向對象的思考
- 2.4 本章小結
- 第3章 正則表達式基礎與應用
- 3.1 認識正則表達式
- 3.2 正則表達式中的元字符
- 3.3 正則表達式匹配規則
- 3.4 構造正則表達式
- 3.5 正則在實際開發中的應用
- 3.6 正則表達式的效率與優化
- 3.7 本章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