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高頻命令專題(23)】tar
標簽(空格分隔): Linux
---
## 概述
通過SSH訪問服務器,難免會要用到壓縮,解壓縮,打包,解包等,這時候tar命令就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功能強大的工具。linux中最流行的tar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功能強大。
tar命令可以為linux的文件和目錄創建檔案。利用tar,可以為某一特定文件創建檔案(備份文件),也可以在檔案中改變文件,或者向檔案中加入新的文件。tar最初被用來在磁帶上創建檔案,現在,用戶可以在任何設備上創建檔案。利用tar命令,可以把一大堆的文件和目錄全部打包成一個文件,這對于備份文件或將幾個文件組合成為一個文件以便于網絡傳輸是非常有用的。
首先要弄清兩個概念:打包和壓縮。打包是指將一大堆文件或目錄變成一個總的文件;壓縮則是將一個大的文件通過一些壓縮算法變成一個小文件。
為什么要區分這兩個概念呢?這源于Linux中很多壓縮程序只能針對一個文件進行壓縮,這樣當你想要壓縮一大堆文件時,你得先將這一大堆文件先打成一個包(tar命令),然后再用壓縮程序進行壓縮(gzip bzip2命令)。
linux下最常用的打包程序就是tar了,使用tar程序打出來的包我們常稱為tar包,tar包文件的命令通常都是以.tar結尾的。生成tar包后,就可以用其它的程序來進行壓縮。**tar本身不具有壓縮功能。他是調用壓縮功能實現的**
### 命令格式
tar[必要參數][選擇參數][文件]
### 命令參數
必要參數有如下:
-A 新增壓縮文件到已存在的壓縮
-B 設置區塊大小
-c 建立新的壓縮文件
-d 記錄文件的差別
-r 添加文件到已經壓縮的文件
-u 添加改變了和現有的文件到已經存在的壓縮文件
-x 從壓縮的文件中提取文件
-t 顯示壓縮文件的內容
-z 支持gzip解壓文件
-j 支持bzip2解壓文件
-Z 支持compress解壓文件
-v 顯示操作過程
-l 文件系統邊界設置
-k 保留原有文件不覆蓋
-m 保留文件不被覆蓋
-W 確認壓縮文件的正確性
可選參數如下:
-b 設置區塊數目
-C 切換到指定目錄
-f 指定壓縮文件
--help 顯示幫助信息
--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
### 常見解壓/壓縮命令
tar
解包:tar xvf FileName.tar
打包:tar cvf FileName.tar DirName
(注:tar是打包,不是壓縮!)
.gz
解壓1:gzip FileName.gz
解壓2:gzip -d FileName.gz
壓縮:gzip FileName
.tar.gz 和 .tgz
解壓:tar zxvf FileName.tar.gz
壓縮:tar zcvf FileName.tar.gz DirName
.bz2
解壓1:bzip2 -d FileName.bz2
解壓2:bunzip2 FileName.bz2
壓縮: bzip2 -z FileName
.tar.bz2
解壓:tar jxvf FileName.tar.bz2
壓縮:tar jcvf FileName.tar.bz2 DirName
.bz
解壓1:bzip2 -d FileName.bz
解壓2:bunzip2 FileName.bz
壓縮:未知
.tar.bz
解壓:tar jxvf FileName.tar.bz
壓縮:未知
.Z
解壓:uncompress FileName.Z
壓縮:compress FileName
.tar.Z
解壓:tar Zxvf FileName.tar.Z
壓縮:tar Zcvf FileName.tar.Z DirName
.zip
解壓:unzip FileName.zip
壓縮:zip FileName.zip DirName
.rar
解壓:rar x FileName.rar
壓縮:rar a FileName.rar DirName
## 范例
http://www.cnblogs.com/peida/archive/2012/11/30/2795656.html
```
# 使用gzip壓縮并打包,打包都要指定一個路徑的
tar zcvf ~/hdxj.tar.gz ~
# 使用bzip2壓縮并打包
tar jcvf ~/hdxj.tar.bz2 ~
# 備份/etc目錄
tar zpcvf ~/etc.tar.gz /etc
# 查看打包內容
tar ztvf ~/etc.tar.gz | more
# 解包不用路徑
tar xzvf hdxj.tar.gz
```
- Apache
- 【Apache運維基礎(1)】Apache的安裝與使用
- 【Apache運維基礎(2)】主配置文件說明
- 【Apache運維基礎(3)】虛擬主機配置說明
- 【Apache運維基礎(4)】Apache的Rewrite攻略(1)
- 【Apache運維基礎(5)】Apache的Rewrite攻略(2).htaccess文件
- 【Apache運維基礎(6)】Apache的日志管理與分析
- 工具篇
- supervisor進程管理器
- Haproxy安裝與配置
- Nginx
- 【nginx網站性能優化篇(1)】gzip壓縮與expire瀏覽器緩存
- 【nginx網站性能優化篇(2)】反向代理實現Apache與Nginx的動靜分離(LNMPA)
- 【nginx網站性能優化篇(3)】反向代理實現負載均衡
- 【nginx網站性能優化篇(4)】理解nginx的高并發原理及其配置調優
- 【nginx運維基礎(1)】Nginx的編譯安裝與使用
- 【nginx運維基礎(2)】Nginx的配置文件說明及虛擬主機配置示例
- 【nginx運維基礎(3)】Nginx的編譯PHP
- 【nginx運維基礎(4)】Nginx的日志管理(日志格式與定時分割日志)
- 【nginx運維基礎(5)】Nginx的location攻略
- 【nginx運維基礎(6)】Nginx的Rewrite語法詳解
- 【nginx運維基礎(7)】配置SSL支持https訪問
- 【nginx運維基礎(8)】配置支持http2協議
- 【nginx運維基礎(9)】了解PHP-FPM 與 Nginx 的通信機制
- 其它
- Apache與Nginx下php隱藏http頭部版本信息的實現方法
- CURL與PHP-CLI的應用【CLI篇】
- CURL與PHP-CLI的應用【Curl篇】
- Linux之SAMBA共享服務
- 【Linux常識篇(1)】所謂的正向代理與反向代理
- 【Linux常識篇(2)】理解inode
- 【Linux常識篇(3)】文件及文件夾的ctime atime mtime的含義詳解
- centOS使用手記
- 服務器日志分析
- 高頻命令
- df
- mv
- gzip
- cp
- tar
- touch
- cat
- uniq
- nl
- more
- rmdir
- less
- mkdir
- head
- rm
- tail
- 五大查詢命令
- vi&vim
- ls與目錄結構
- grep
- awk
- sed
- 其他高頻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