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項目中遇到有些腳本需要通過后臺進程運行,保證不被異常中斷,除了通過nohup、&、screen以外,更推薦的方法就是用Supervisor。
Supervisor是用Python開發的一套通用的進程管理程序,能將一個普通的命令行進程變為后臺daemon,并監控進程狀態,異常退出時能自動重啟。它是通過fork/exec的方式把這些被管理的進程當作supervisor的子進程來啟動,這樣只要在supervisor的配置文件中,把要管理的進程的可執行文件的路徑寫進去即可。也實現當子進程掛掉的時候,父進程可以準確獲取子進程掛掉的信息的,可以選擇是否自己啟動和報警。supervisor還提供了一個功能,可以為supervisord或者每個子進程,設置一個非root的user,這個user就可以管理它對應的進程。
## 安裝
~~~
1:easy_install 安裝:
easy_install supervisor
2:pip 安裝:
pip install supervisor
3:Debian / Ubuntu可以直接通過apt安裝:
apt-get install supervisor
~~~
## 配置
1. 通過apt-get install安裝后,supervisor的配置文件在:
/etc/supervisor/supervisord.conf?
supervisor的配置文件默認是不全的,不過在大部分默認的情況下,上面說的基本功能已經滿足。而其管理的[子進程配置](http://supervisord.org/subprocess.html)文件在:
/etc/supervisor/conf.d/*.conf
2. 通過easy\_install或者pip安裝的,配置文件不存在,需要自己導入。
運行[echo\_supervisord\_conf](http://supervisord.org/installing.html)打印出一個配置文件的樣本,樣本說明可以看[supervisor(一)基礎篇](http://lixcto.blog.51cto.com/4834175/1539136)的詳細說明,要是設置樣本為一個配置文件則:
~~~
1:運行 echo_supervisord_conf,查看配置樣本:
echo_supervisord_conf
2:創建配置文件:
echo_supervisord_conf > /etc/supervisord.conf
~~~
配置子進程配置文件,可以直接在supervisor中的**\[program:theprogramname\]**里設置。
~~~
;[program:theprogramname] ;這個就是咱們要管理的子進程了,":"后面的是名字,最好別亂寫和實際進程
有點關聯最好。這樣的program我們可以設置一個或多個,一個program就是
要被管理的一個進程
;command=/bin/cat ; 這個就是我們的要啟動進程的命令路徑了,可以帶參數
例子:/home/test.py -a 'hehe'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command只能是那種在終端運行的進程,不能是
守護進程。這個想想也知道了,比如說command=service httpd start。
httpd這個進程被linux的service管理了,我們的supervisor再去啟動這個命令
這已經不是嚴格意義的子進程了。
這個是個必須設置的項
;process_name=%(program_name)s ; 這個是進程名,如果我們下面的numprocs參數為1的話,就不用管這個參數
了,它默認值%(program_name)s也就是上面的那個program冒號后面的名字,
但是如果numprocs為多個的話,那就不能這么干了。想想也知道,不可能每個
進程都用同一個進程名吧。
;numprocs=1 ; 啟動進程的數目。當不為1時,就是進程池的概念,注意process_name的設置
默認為1 。。非必須設置
;directory=/tmp ; 進程運行前,會前切換到這個目錄
默認不設置。。。非必須設置
;umask=022 ; 進程掩碼,默認none,非必須
;priority=999 ; 子進程啟動關閉優先級,優先級低的,最先啟動,關閉的時候最后關閉
默認值為999 。。非必須設置
;autostart=true ; 如果是true的話,子進程將在supervisord啟動后被自動啟動
默認就是true 。。非必須設置
;autorestart=unexpected ; 這個是設置子進程掛掉后自動重啟的情況,有三個選項,false,unexpected
和true。如果為false的時候,無論什么情況下,都不會被重新啟動,
如果為unexpected,只有當進程的退出碼不在下面的exitcodes里面定義的退
出碼的時候,才會被自動重啟。當為true的時候,只要子進程掛掉,將會被無
條件的重啟
;startsecs=1 ; 這個選項是子進程啟動多少秒之后,此時狀態如果是running,則我們認為啟
動成功了
默認值為1 。。非必須設置
;startretries=3 ; 當進程啟動失敗后,最大嘗試啟動的次數。。當超過3次后,supervisor將把
此進程的狀態置為FAIL
默認值為3 。。非必須設置
;exitcodes=0,2 ; 注意和上面的的autorestart=unexpected對應。。exitcodes里面的定義的
退出碼是expected的。
;stopsignal=QUIT ; 進程停止信號,可以為TERM, HUP, INT, QUIT, KILL, USR1, or USR2等信號
默認為TERM 。。當用設定的信號去干掉進程,退出碼會被認為是expected
非必須設置
;stopwaitsecs=10 ; 這個是當我們向子進程發送stopsignal信號后,到系統返回信息
給supervisord,所等待的最大時間。 超過這個時間,supervisord會向該
子進程發送一個強制kill的信號。
默認為10秒。。非必須設置
;stopasgroup=false ; 這個東西主要用于,supervisord管理的子進程,這個子進程本身還有
子進程。那么我們如果僅僅干掉supervisord的子進程的話,子進程的子進程
有可能會變成孤兒進程。所以咱們可以設置可個選項,把整個該子進程的
整個進程組都干掉。 設置為true的話,一般killasgroup也會被設置為true。
需要注意的是,該選項發送的是stop信號
默認為false。。非必須設置。。
;killasgroup=false ; 這個和上面的stopasgroup類似,不過發送的是kill信號
;user=chrism ; 如果supervisord是root啟動,我們在這里設置這個非root用戶,可以用來
管理該program
默認不設置。。。非必須設置項
;redirect_stderr=true ; 如果為true,則stderr的日志會被寫入stdout日志文件中
默認為false,非必須設置
;stdout_logfile=/a/path ; 子進程的stdout的日志路徑,可以指定路徑,AUTO,none等三個選項。
設置為none的話,將沒有日志產生。設置為AUTO的話,將隨機找一個地方
生成日志文件,而且當supervisord重新啟動的時候,以前的日志文件會被
清空。當 redirect_stderr=true的時候,sterr也會寫進這個日志文件
;stdout_logfile_maxbytes=1MB ; 日志文件最大大小,和[supervisord]中定義的一樣。默認為50
;stdout_logfile_backups=10 ; 和[supervisord]定義的一樣。默認10
;stdout_capture_maxbytes=1MB ; 這個東西是設定capture管道的大小,當值不為0的時候,子進程可以從stdout
發送信息,而supervisor可以根據信息,發送相應的event。
默認為0,為0的時候表達關閉管道。。。非必須項
;stdout_events_enabled=false ; 當設置為ture的時候,當子進程由stdout向文件描述符中寫日志的時候,將
觸發supervisord發送PROCESS_LOG_STDOUT類型的event
默認為false。。。非必須設置
;stderr_logfile=/a/path ; 這個東西是設置stderr寫的日志路徑,當redirect_stderr=true。這個就不用
設置了,設置了也是白搭。因為它會被寫入stdout_logfile的同一個文件中
默認為AUTO,也就是隨便找個地存,supervisord重啟被清空。。非必須設置
;stderr_logfile_maxbytes=1MB ; 這個出現好幾次了,就不重復了
;stderr_logfile_backups=10 ; 這個也是
;stderr_capture_maxbytes=1MB ; 這個一樣,和stdout_capture一樣。 默認為0,關閉狀態
;stderr_events_enabled=false ; 這個也是一樣,默認為false
;environment=A="1",B="2" ; 這個是該子進程的環境變量,和別的子進程是不共享的
;serverurl=AUTO ;
~~~
### 配置參考
/etc/supervisor/conf.d/test.conf
~~~
# 項目名
[program:blog]
# 腳本目錄
directory=/opt/bin
#腳本執行命令
command=/usr/bin/python /opt/bin/test.py
#supervisor啟動的時候是否隨著同時啟動,默認True
autostart=true
#當程序exit的時候,這個program不會自動重啟,默認unexpected
#設置子進程掛掉后自動重啟的情況,有三個選項,false,unexpected和true。如果為false的時候,無論什么情況下,都不會被重新啟動,如果為unexpected,只有當進程的退出碼不在下面的exitcodes里面定義的
autorestart=false
#這個選項是子進程啟動多少秒之后,此時狀態如果是running,則我們認為啟動成功了。默認值為1
startsecs=1
#日志輸出
stderr_logfile=/tmp/blog_stderr.log
stdout_logfile=/tmp/blog_stdout.log
#腳本運行的用戶身份
user = zhoujy
#把 stderr 重定向到 stdout,默認 false
redirect_stderr = true
#stdout 日志文件大小,默認 50MB
stdout_logfile_maxbytes = 20M
#stdout 日志文件備份數
stdout_logfile_backups = 20
[program:easyswoole]
directory=/home/wwwroot/easyswoole
command=php easyswoole start
autorestart=true
startsecs=1
stderr_logfile=/tmp/supervisord_easyswoole.log
stdout_logfile=/tmp/supervisord_easyswoole.log
user = root
redirect_stderr = true
stdout_logfile_maxbytes = 20M
stdout_logfile_backups = 20
# 以下兩個要加,否則會報.ini file does not include supervisord section
[supervisord]
[supervisorctl]
~~~
## 使用
### 運行
1)apt-get install 安裝的supervisor直接可以通過?/etc/init.d/supervisor 運行:
~~~
/etc/init.d/supervisor start
~~~
2)通過easy\_install 安裝的supervisor運行supervisord 運行:
~~~
# 注意,要守護的進程不要單獨啟動,直接執行supervisor即可
supervisord -c /etc/supervisord.conf
~~~
>[danger] 編輯配置后,可以通過**supervisorctl update**生效
### web界面
~~~
[inet_http_server]
port=0.0.0.0:9002
username=user
password=123
~~~

### 子進程管理
```
# 有多少子進程
supervisorctl status
# easyswoole進程
supervisorctl stop easyswoole
supervisorctl start easyswoole
# 全部
supervisorctl stop all
supervisorctl start all
```
## 參考資料
[Supervisor官方文檔](http://supervisord.org/)
[Supervisor(一)基礎篇](http://lixcto.blog.51cto.com/4834175/1539136)
[Supervisor(二)event](http://lixcto.blog.51cto.com/4834175/1540169 "supervisor(二)event")
[Supervisor(三)xml\_rpc](http://lixcto.blog.51cto.com/4834175/1540795 "supervisor(三)xml_rpc")
- Apache
- 【Apache運維基礎(1)】Apache的安裝與使用
- 【Apache運維基礎(2)】主配置文件說明
- 【Apache運維基礎(3)】虛擬主機配置說明
- 【Apache運維基礎(4)】Apache的Rewrite攻略(1)
- 【Apache運維基礎(5)】Apache的Rewrite攻略(2).htaccess文件
- 【Apache運維基礎(6)】Apache的日志管理與分析
- 工具篇
- supervisor進程管理器
- Haproxy安裝與配置
- Nginx
- 【nginx網站性能優化篇(1)】gzip壓縮與expire瀏覽器緩存
- 【nginx網站性能優化篇(2)】反向代理實現Apache與Nginx的動靜分離(LNMPA)
- 【nginx網站性能優化篇(3)】反向代理實現負載均衡
- 【nginx網站性能優化篇(4)】理解nginx的高并發原理及其配置調優
- 【nginx運維基礎(1)】Nginx的編譯安裝與使用
- 【nginx運維基礎(2)】Nginx的配置文件說明及虛擬主機配置示例
- 【nginx運維基礎(3)】Nginx的編譯PHP
- 【nginx運維基礎(4)】Nginx的日志管理(日志格式與定時分割日志)
- 【nginx運維基礎(5)】Nginx的location攻略
- 【nginx運維基礎(6)】Nginx的Rewrite語法詳解
- 【nginx運維基礎(7)】配置SSL支持https訪問
- 【nginx運維基礎(8)】配置支持http2協議
- 【nginx運維基礎(9)】了解PHP-FPM 與 Nginx 的通信機制
- 其它
- Apache與Nginx下php隱藏http頭部版本信息的實現方法
- CURL與PHP-CLI的應用【CLI篇】
- CURL與PHP-CLI的應用【Curl篇】
- Linux之SAMBA共享服務
- 【Linux常識篇(1)】所謂的正向代理與反向代理
- 【Linux常識篇(2)】理解inode
- 【Linux常識篇(3)】文件及文件夾的ctime atime mtime的含義詳解
- centOS使用手記
- 服務器日志分析
- 高頻命令
- df
- mv
- gzip
- cp
- tar
- touch
- cat
- uniq
- nl
- more
- rmdir
- less
- mkdir
- head
- rm
- tail
- 五大查詢命令
- vi&vim
- ls與目錄結構
- grep
- awk
- sed
- 其他高頻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