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礎知識:
#### 1、JVM、JRE和JDK的區別:
1. JVM(Java Virtual Machine):
java虛擬機,用于保證java的跨平臺的特性。
java語言是跨平臺,jvm不是跨平臺的。
2.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ava的運行環境,包括jvm+java的核心類庫。
3. JDK(Java Development Kit):
java的開發工具,包括jre+開發工具
*****
#### 2、環境變量path和classpath的作用是什么?
1. path是配置Windows可執行文件的搜索路徑,即擴展名為.exe的程序文件所在的目錄,
用于指定DOS窗口命令的路徑。
2. Classpath是配置class文件所在的目錄,用于指定類搜索路徑,JVM就是通過它來尋找該類的class類文件的。
*****
#### 3、變量有什么用?為什么要定義變量?什么時候用?
```
答:變量的作用:用來存儲數據。
為什么要定義變量:用來不斷的存放同一類型的常量,并可以重復使用
```
*****
#### 4、&和&&的區別?
(1)&&會出現短路,如果可以通過第一個表達式判斷出整個表達式的結果,則不繼續后面表達式的運算;
只能操作boolean類型數據;
(2)&不會出現短路,將整個表達式都運算。既可以操作boolean數據還可以操作數。
*****
#### 5、標示符命名規則:
由數字(0-9),大小寫英文字母,以及_和$組成。
不能以數字開頭。
不能使用關鍵字來自定義命名。
*****
#### 6、數據類型:
(1)基本數據類型(4類8種):
整數類型:byte、short、int、long
浮點數類型:float、double
字符類型:char
布爾類型:boolean(ture false)
(2)引用數據類型:
類
接口
數組
*****
#### 7、類型轉換
精度從高到低 double float long int short(char) byte
(1)自動類型轉換 將一個低精度---?高精度
(2)強制類型轉換 將一個高精度---?低精度(精度會下降)
*****
#### 8、java語言的三種技術架構
J2EE:企業版
是為開發企業環境下的應用程序提供的一套解決方案。
該技術體系中包含的技術如 Servlet、Jsp等,主要針對于Web應用程序開發。
J2SE:標準版
是為開發普通桌面和商務應用程序提供的解決方案。
該技術體系是其他兩者的基礎,可以完成一些桌面應用程序的開發。
比如Java版的掃雷。
J2ME:小型版
是為開發電子消費產品和嵌入式設備提供的解決方案。
該技術體系主要應用于小型電子消費類產品,如手機中的應用程序等。
*****
#### 9、java的跨平臺性:
通過Java語言編寫的應用程序在不同的系統平臺上都可以運行。
跨平臺的原因:
只要在需要運行java應用程序的操作系統上,先安裝一個Java虛擬機(JVM Java Virtual Machine)即可。
由JVM來負責Java程序在該系統中的運行。
*****
#### 10、有符號數據的表示法(次重點)
原碼,反碼(原碼取反),補碼(反碼+1)。
*****
#### 11、函數
定義:函數就是定義在類中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段獨立小程序。
特點:
定義函數可以將功能代碼進行封裝
便于對該功能進行復用
函數只有被調用才會被執行
函數的出現提高了代碼的復用性
對于函數沒有具體返回值的情況,返回值類型用關鍵字void表示,
那么該函數中的return語句如果在最后一行可以省略不寫。
函數的應用兩個明確:
明確要定義的功能最后的結果是什么?
明確在定義該功能的過程中,是否需要未知內容參與運算
*****
#### 12、重載:
概念:在同一個類中,允許存在一個以上的同名函數,只要它們的參數個數或者參數類型不同即可。
特點:與返回值類型無關,只看參數列表(參數類型以及參數個數)。
好處:方便于閱讀,優化了程序設計。
*****
#### 13、數組:
概念:同一種數據類型的集合。
好處:可以自動給數組中的元素從0開始編號,方便操作這些元素。
*****
#### 14、內存結構:
棧內存:用于存儲局部變量,當數據使用完,所占空間會自動釋放。
堆內存:數組和對象,通過new建立的實例都存放在堆內存中。
方法區:靜態成員、構造函數、常量池、線程池
本地方法區:window系統占用
寄存器:
*****
\t 在java中是制表符
println 和 print 之間的區別?
ptintln自帶換行功能,print沒有。
- JAVA筆記
- 01、Java掃盲
- 1、JVM、JRE和JDK的區別
- 2、環境變量path和classpath的作用是什么?
- 3、變量有什么用?為什么要定義變量?什么時候用?
- 4、&和&&的區別?
- 5、標示符命名規則
- 6、數據類型
- 7、類型轉換
- 8、java語言的三種技術架構
- 9、java的跨平臺性
- 10、有符號數據的表示法(次重點)
- 11、按位運算符
- 12、函數
- 13、重載
- 14、數組
- 15、內存結構
- 一、數據結構
- 隨機數
- 流程控制語句
- if 和 if...else
- switch
- for
- 函數
- 重載
- 數組
- 數組的復制
- 冒泡排序法算法
- 方法
- 方法的重載
- 方法的練習
- 面向對象
- 面向對象的特點
- 如何創建類
- 如何創建對象
- 一、引用數據類型具有的默認值
- 二、成員變量和局部變量
- 三、構造函數
- 四、氣球理論
- 五、繼承(extends)
- 權限修飾符
- 封裝
- 內存的分配
- 多態
- super關鍵字
- static關鍵字
- final關鍵字
- 抽象類 抽象方法(abstract)
- 接口(interface)
- 單例模式(singleton)
- Object類
- 內部類
- 匿名內部類
- 階段項目
- 捕魚達人
- 飛機大戰
- 護盾功能
- 血條
- 爆炸
- API
- String 類相關的方法
- 第三方(Apache)jar包的使用
- 正則表達式
- StringBuffer 和StringBuilder 和Date
- 核心API:集合類
- List 集合
- 遍歷集合的方式
- 包裝類
- Map 集合
- 異常